■保障“高级家政服务员”素质
在人们以前的印象里,提起家政服务似乎就是洗衣、做饭、带孩子……而当前,百姓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正向着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发展。
在唐山市献计献策活动中,唐山市总工会在“关于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建议”中指出,在发展“蓝领家政”的同时,积极发展“白领家政”。“初、中、高级家政服务员培训证书,应成为家政服务人员上岗的依据,以保证家庭服务人员是一支经过培训、技能鉴定、有稳定就业保障的队伍。”
唐山市总工会认为,专业、细化、特色,是家政服务的发展趋势。需建立家庭服务员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家庭服务员从业执证制度,包括职业资格证书、暂住证、农村和外来人员就业证、健康证等,形成培训-鉴定-就业的完整体系。
在该份“建议书”表述的策略中提到,利用政府对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资金作为培训经费,培训家庭礼仪、操持家务、看护婴幼儿、照料老人与病人、护理孕产妇与新生儿、家务管理、家庭教育、家庭休闲娱乐等技能。
“通过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合格者,颁发初、中、高级家政服务员培训证书。培训后参加由鉴定机构组织的知识和技能考试,合格者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持证上岗的依据。”
■规模化和产业化之路
唐山市总工会建议说,应建立起市级家政服务协会,制定统一的各类家庭服务项目指导性价格,创造依法经营、规范管理、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具体而言体现在,应制定行业服务规范,组织行业培训,推行家庭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建立评价体系,对家庭服务员的职业技能实行分等定级;参与同本行业有关的政府决策论证,提出有关经济政策和立法建议;发布行业信息,引导市民消费;培育服务品牌,接受社会监督。
“建议书”认为家政服务业应强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家庭及幼儿、儿童及少年、健康康复、安老养老和助残、单亲家庭、社区等各类居民服务项目,创办专营型、多营型和兼营型各类家政服务企业。坚持整合资源、扩大规模,组织同门类企业自愿联合,走产业化之路。
★献计献策摘登
1、王福燕:唐山应完善搭建3类创新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平台、行业或产业技术研发平台、政府扶持建立的技术研发与转化平台。
2、张文丽:政府要重点支持对唐山瓷区地域性商标的设计、注册以及地理标志的申报,加大对区域品牌的保护、扶持、宣传推广和应用,将唐山陶瓷打造成世界闻名的区域品牌,提升唐山陶瓷的竞争力。
3、市民短信:建议在唐山工人医院、人民医院、煤医附属、协和等医院建设地下停车场。
4、任庆海、关军:引导游客积极选择低碳旅游的方式,改变以往大车小辆、家庭自驾车、讲排场、铺张浪费等消费方式,鼓励徒步游、骑车游等方式,养成出游自带牙刷、拖鞋、毛巾等良好习惯,降低旅游休闲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5、刘舸、张雪梅:人文城市规划要尊重“前人”、关爱“今人”、善待“后人”,充分体现对人、自然和历史文化的尊重,为未来发展留下更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