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帮家家政网HOMEKEY.CN!
将家政坚持到底 帮您到家
资讯详情

家政服务业关注失能老人

发布日期:2010/10/16 12:44:56       阅读人数:1277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如今的社会,家政服务行业之所以发展的那么迅速,雇佣保姆照顾老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当一些请不起保姆的老人面临着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因疾病、衰老而丧失全部或部分自理能力,本是安度晚年的他们却不得不更多地去依靠他人来终老。又是一年重阳,如何更好地去关爱他们,不仅值得儿女思考,更值得社会深思。

记者 轩辕杨子

数据 全市现有7.5万失能老人

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城乡失能老年人口为960万人,其中城市194万人、农村746万人,生活半自理老年人约为1894万人。20095月至6月,西安市老龄办、西安市老年学学会、西安市社科院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对西安市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进行调研。数据显示:西安市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有7.5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6%

如今,因疾病、伤残、衰老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增多时,儿女如何照顾这些失能父母也成了困扰很多家庭的难题。我妈因为脑出血全瘫卧床3年,我们四个姊妹轮流照看,工作一忙还是会有疏忽,真的没办法。在电子二路附近住的李女士最近正在找家政员,希望能在她白天上班期间照顾卧床的母亲,儿女照顾父母是责任,不会嫌苦嫌累,可是有时候因为工作忙和不懂到底如何护理卧床病人,真的非常苦恼。

亟盼

护理人员供不应求

集中供养地有限

李女士的苦恼是大部分失能老人家庭的遭遇恼。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请护理人员来帮着一起照料老人,然而情况却不容乐观。

普通的家政员工资每月1000元,而护理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的家政员工资在1500—1800元,即便是高价,也很少有人愿意去做。西安市家庭服务业协会秘书长李玉玲说,不少人觉得护理老人麻烦,尤其是护理失能老人需要吃喝拉撒全管,所以这部分家政人员的缺口非常大。

除了选择家政员外,不少儿女因为各种原因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送往专业的供养地如福利院、养老院等,希望得到更好的护理。然而来自市老龄办的另一组数据显示:全市具有爱心护理资质的护理院有19家,能长期照料老年人入住的工作人员只有1387人,这又凸现出一个巨大的缺口。

不仅家政业和社会养老、福利机构如此,连医院对于护理失能老人也有困难。我市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康复科的医生坦言:有时几个护士才能照顾好一个失能老人,在护理中会遇到各种麻烦事。因病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出院后最多的还是需要家人照顾,但很多家属不愿意吃苦。

现状

兼备护理技能与

职业道德的人甚少

除了排斥照顾失能老人,护理技能的缺失也是目前存在的很大的一个问题。失能老人和正常老人不一样,他或许不能明白讲述他的要求,但很多人其实还是有情绪。未央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护理部部长王琴今年57岁,已经有十多年护理老人的经验,近5年来她一直在福利院照顾失能老人,和这些老人吃住在一起。有切身体会的王琴说,正规家政学校毕业的家政员会系统学习护理、心理沟通等各方面知识,但社会上还有很多流动的家政员根本不懂得如何照顾老人,尤其是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即使失去生活能力,老人也要活得有尊严,要用去照顾。

未央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有260位老人,失能或半失能的老人占到56%。近期,中心55名护理人员就专门接受了西安金芳家政学校的培训。从职业道德、护理知识、老年人常见病、内科外科基本常识等详细培训,这样他们能更好地照顾老人。西安金芳家政学校校长朱金芳说:有些家庭找家政员照顾瘫痪的老人,换了十几个都不行,就是因为家政员只懂洗衣做饭却不懂护理知识。

有家政员的职业道德,还要有护理技能,二者兼备的人太少。朱金芳和王琴都有这样的感叹。而目前一些专门的护理老人的培训也只是很少数私人的家政机构在进行。

尴尬

建立更多护理机构

给予更多理解关爱

政府能否成立一些专门培训老年护理知识的机构,让家政员或者失能老人的子女们去学习?很多人提出这样的观点。而全国关于建立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的呼声也一直未曾间断。

如果说悉心照料让这些失能老人身体不再受到创伤,心理关怀更是他们晚年是否能感到幸福的关键。老人们其实更想大家多来关心他们,失能老人尤其如此,他们比正常老人的情绪更容易波动。王琴说。昨日,西安市工商局新城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一行30多人带着生活用品来到未央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和老人们一起过节,看到有人惦记自己还送来礼物,老人们兴高采烈地表演起节目,人多了我们就觉得热闹,觉得开心。”74岁的老人展成礼笑着舞起了秧歌。

可以自理生活的老人们能感受到如此关爱,那些躺在床上无法自如行动的老人们其实更渴望大家的问候,儿女的关心。身体机能受损,但他们的心灵不该受损,这些老人,更值得我们社会各界多给予一份爱心,一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