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帮家家政网HOMEKEY.CN!
将家政坚持到底 帮您到家
资讯详情

关注家政服务业发展

发布日期:2010/10/9 11:03:38       阅读人数:1177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在全国家政服务业迎来发展春天的今天,如何搬走加快发展的“绊脚石”,如何理顺企业、从业人员、雇主的关系,使家政服务业尽快步入成熟发展轨道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建立一个行业规则,这是治疗我市家政业顽症的药方。“有游戏规则,游戏才能继续下去。”江南百花洲一家政中介老板陈先生说。家政工作人员技能低、素质低,中介不规范、无秩序,培训机构缺失——这三大症结导致了家政业裹足不前。

  从业人员需持证上岗

  家政从业人员技能低、素质低,是发展家政市场的一大“软肋”。据调查,目前在梅城上岗的2000名家政从业人员中,大部分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只会做简单的家务活,有些来自农村的保姆甚至连一些复杂点的家用电器都不会使用。虽然少数家政服务公司会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相关知识培训,但大多是临阵磨枪,难以满足雇主需求。随着家政服务市场的进一步规范,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家政从业人员技能和素质,持证上岗成了必然。

  梅江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古建辉介绍,随着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梅城的家政服务更加趋向于细化、专业化,所以加强专业培训将有助于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家政从业人员不能只简单参加家政技能培训,还要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缺乏法律素养的家政从业人员可能损害雇主的利益,也容易被不良雇主侵犯正当的权利。通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能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此外,家政是服务行业,所以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从雇主角度看,家政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这是对雇主及家人的负责态度;从家政从业人员角度看,自己主动领取健康证,在劳务市场竞争中也会更具优势。”

  建立行业协会规范市场

  9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将家庭服务业作用定位到 “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的高度。下一步,国家拟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惠及城乡居民多种形式的家庭服务体系。

  针对目前我市家政行业混乱情况,市华佣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王纪芳表示,深圳家政行业发展较早,目前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模式,我市完全可以参照深圳模式来运作。

  “首先得规范市场。”王纪芳认为,目前,在深圳家政服务市场里,全部家政公司、机构,都纳入深圳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协会又纳入深圳市民政局监管。由行业协会统一规范市场,比如收费项目、价格,又如制定统一中介、雇主、家政从业人员相互约束的协议(合同),通过三方“连环套”,以保障三方利益均不受侵犯,即使受到了侵犯,也有相对应部门协助维权。同时,家政公司需建立家政从业人员个人档案,确保来时有“底”,去时可“追 ”。“只有统一监管,有秩序可依,市场才能做大,才能获得市民的信任。”

  加强培训提升技能

  梅江区人社局培训股股长谢省文介绍,一个行业有了成熟的市场外,还要有成熟的产品。在家政业,要有合格的家政从业人员,就必须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帮助家政从业人员提升技能及法律意识。

  谢省文说,没有技能没有法律意识,就可能出现家政从业人员连电饭煲都不会用、偷盗、伤害孩子等问题,有了技能和法律意识后,反过来出现雇主诸多为难或者伤害家政从业人员时,家政从业人员就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从这些方面可看出,培训及培训机构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同时,不少家政从业人员对家政服务培训要缴纳费用有抵触情绪,所以有必要采取“政府扶持企业”的方式,让家政从业人员免费或者减免部分项目费用来接受培训。同时,培训企业可根据梅州山区特点,深入农村设点培训,真正达到惠及山区群众的目的。目前,我市已经采取此类方式,用在“客家大嫂”这一劳务输出品牌上,这方面的经验非常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