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奶粉事件又被推向风口浪尖。惊醒了很多新生儿妈妈。当奶粉信任危机再次刺激人们的神经,“母乳喂养”呼声越来越高,“催乳师”一词也在舆论中骤然升温。而催乳师作为一项尚未被国家承认的职业,今天以省城的济南为例。催乳师发展现状又如何呢?
个体催乳师:各自为战
田女士两年前在青岛学习催乳师技能,回到济南后便进入市场孤身奋战。她开拓业务主要靠两个渠道,一是到各医院妇产科、居民小区等处散发宣传单页,二则是通过最基础的口碑宣传。然而,医院对于此类经营活动的抵制、控制探视时间等成为拓展业务的瓶颈。“目前接活主要还是靠口口相传。名声响的人可能会从早忙到晚,没打开局面的可能一天都揽不到一个活儿。”田女士说。
为什么不挂靠家政公司呢?“家政公司都是要求利润分成的,有的甚至要求五五分成,自己花钱学来的技能,采用这种合作方式总感觉心有不甘。”田女士话语中透着些许无奈。
家政服务机构:业务捆绑
据山东省家庭服务业协会统计,目前济南提供催乳服务的机构不过10家左右,且大多只是将催乳师作为附加服务推出。记者从济南龙泽家政了解到,该公司采用月嫂配催乳师的方式,客户雇佣月嫂,根据需要为可其派遣催乳师提供催乳服务。山东大嫂职业培训学校则采用“催乳师+育婴师”模式,学员可以学习包括催乳、育婴等方面的技能,上岗后即使不做催乳师,也可以做月嫂和育婴师。
省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天南认为,催乳师作为母婴服务中的细化分支,理应作为月嫂服务的内容,过分割裂开来看是不恰当的。然而对于有的家政服务机构,目前的种种捆绑附加形式,究竟几多欢喜几多愁,恐惟其自知。
培训机构:谨慎入行
记者走访发现,在济南,并不是每一家比较成熟的家政培训机构都开设有催乳师培训项目。立业培训学校王校长表示,催乳师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保姆、月嫂,其准入门槛是比较高的,从业人员应当有必要的中医学基础,懂得人体经络理论,至少有足够的月嫂工作经验,熟悉产妇身体和心理特征。因为催乳并不只是手法技巧问题,对产妇的精神指导、膳食建议等同样不可或缺。
市场需要规范,准入条件又高,培训机构在设置项目前自然应当谨慎。或许这应当算是行业自律的表现。
收费标准:不一而足
据了解,目前济南催乳服务的收费并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标准。在有的医院,人工催乳作为产妇护理服务项目,收费约为200-300/次;有的家政公司则收取300-500元/次,由公司与催乳师个人协议进行利润分成;而单打独斗的个体催乳师,有的可低至120-150元/50分钟,服务包含催乳一次和回访一次。
法律责任:难以界定
诸如“催乳催出乳腺炎”的事故已不是新闻,此类事件在反映出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同时,另一深层次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催乳产生的事故责任,到底如何界定?是产妇自身体质的原因,还是催乳师手法问题?单凭医疗检查或当事人看法,并不能给出明确界定。
催乳师目前在济南虽有初步发展,但尚未形成一个行业,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和问题,也缺乏成熟有效的运营模式。但多数人认为,市场需求给了催乳师发展空间。省家协张副秘书长认为,规范催乳师行业,还是应大处着手,整个家政行业环境的规范、健康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