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大小小的家政服务公司不计其数,但能形成自己品牌却没多少。很多公司的家政服务只停留于中介服务,把家政服务员介绍出去就完事,而对他们的培训、管理等做得很少,雇主只有到了与家政服务员产生摩擦、需要赔偿了,才想到家政公司。 搞好家政必须先树“品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多,家政产业正在显现出巨大的商业潜力。家政产业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破解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而且对于缓解弱势群体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服务民生、增加就业、扩大内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事业。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天津、上海、重庆、沈阳等9个城市,对发展家政服务业扩大就业问题进行的系统调查显示,9大城市共有23.96万人,分别以全日工、半日工、小时工等方式从事家政服务,其中城镇从业人员占56.1%,农村富余劳动力占43.9%,女性比例高达85.1%。而据测算,1996年至2001年,浙江省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2100多个,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2.47万个。不难看出,家政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吸引就业的一个亮点。
不可否认,我国是一个人口过剩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大量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的转移和升级使得我国的就业压力短期内并不乐观,尤其是大量农村女性就业受到更多的挤压,因此解决好这些缺乏技能的低端就业人员的问题将会有力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
虽然中国的家政市场非常庞大,但市场上的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首先,由于深受传统尊卑等级观念的影响,老百姓对家政产业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偏见,认为从事家政行业的人员都是没什么知识、没能力、受生活所迫不得不以出售劳动力为生的弱势群体。其次,由于目前我国的家政产业处于初级、低层面的服务市场形态,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经营不规范,福利没保障;家政服务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家政服务机构档次不高;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家庭用工安全隐患大;家政服务员社会地位低,导致家政服务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等问题。正是这样,我国家政产业发展不尽如人意,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人员缺口达1000万人以上。
反观国外,家政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早已成为服务行业的重要部门。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家政产业繁荣发展阶段,日本的学者甚至认为他们有一个“家务雇工时代”。而在发展中国家,菲律宾的家务雇工也构成了有一定影响的一个群体,“菲佣”作为一种家政服务的品牌,占据了东南亚、欧美国家这些成熟的家政服务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经有少量进入。据统计,在菲律宾,劳务输出收入已占GDP的8%,其中菲佣输出收入占4.4%。
菲律宾的家政产业为什么能做得好?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首先是菲律宾的家政服务人员文化素质高。据介绍,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很多人都拥有大专、大学文凭,她们一般会英语,语言没有障碍;领悟力高,沟通比较容易。其次是较高的职业水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为“菲佣”成为世界上专业水平高、工作最出色的家政服务员铺就了基石。最后就是拥有正确的就业观和良好的心态,使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尽显光辉。
家政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其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必须吸取国外经验,发挥自身优势,采取积极措施。唯如此,中国才能迎来一个家政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中国诸如就业等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