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帮家家政网HOMEKEY.CN!
将家政坚持到底 帮您到家
资讯详情

淮安家政先天不足没“长大”

发布日期:2010/1/19 12:03:04       阅读人数:1341       来源:互联网       作者:新华报业网
 
-       现象一:

  找保姆多是熟人介绍

  市民张女士产子时间不长,去年底,她找了一个全职保姆,负责照料小孩和全家人的饮食起居。而她雇的保姆阿姨并不是从市场上找的,而是通过熟人推荐的。“这人先后在一位同事和其妹妹家里干过,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为人也很实在,口碑很好,于是就定下来了。”

  张女士说,她给保姆的待遇是包吃包住,一个月月薪1500元,虽然价格有些高,但保姆服务很到位,家里人十分满意,也就不在意了。

  症结:

  市场混乱诚信度不高

  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不少人称,他们雇用保姆等家政人员还是愿意通过熟人或朋友介绍,因为这样心里觉得踏实。显然,口口相传雇家政人员已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之所以不少人放弃市场,而选择通过传统的渠道雇家政人员,关键在于家政行业自身发展的“小散乱”。“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法制意识淡薄,家政公司和中介机构管理又很不规范,有的甚至只负责收钱推荐,不搞岗前培训,不与雇主签订服务合同,无法向雇主提供可靠、满意的服务人员。”市区一家政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正因为如此,家政行业的整体形象不佳,广大市民对于家政市场缺乏信任感。

  -现象二:

  高端服务“可欲不可求”

  市民冯先生在一家银行工作,妻子也是某事业单位中层干部,两人在淮安都称得上收入较高的“白领”。由于工作忙,家里顾及不上,孩子也没人照料,夫妻俩都希望能找个管家式的保姆,能帮忙打理家务、理财、接送小孩上学、督促并辅导小孩学习,自己则一心扑在事业上,不用为家里的事操心。然而,他尝试着向家政公司预订,也委托熟人和朋友介绍,但一直没能如愿。

  □症结:

  行业发展滞后深度不够

  目前,家政行业还存在这样的尴尬处境:一方面,社会对于专业化的高端家政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高素质的家政服务人员相当匮乏。而探究其中的原因,归根到底还在于该行业发展滞后。“比如,现在很多人搞保洁就是一块抹布,一个小桶,对于家里的家用电器等物品的消毒杀菌等一概不懂,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市经贸委负责推进“家政服务工程”的丁学艺处长说,受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现在的家政行业技术含量太低,专业化水平不够,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已成为该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现象三:

  家政人员流动性大

  “其实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帮忙打扫一下卫生,做好一日三餐就行了,可为什么总没人愿意长期做呢?”市民陈先生夫妇都是工薪阶层,他们告诉记者,自2007年以来,家里面先后雇了七个保姆。最初经人介绍找了个下岗的大姐,在家里做了不到两个月就主动请辞了,原因是找到了一份超市营业员的工作。此后不长的时间内,又走马灯地请了几个保姆,其中最短的才干两天。

  最近来的是一位涟水农村的阿姨,虽然做菜口味一般,卫生习惯也不是太好,但也能让他们接受。可刚过去半年,因为老家的儿女三番五次打电话来要她回家,这位阿姨最后只好收拾行李走人,而他们至今没找到保姆。

  症结:

  观念陈旧缺乏保障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家政行业人员流动性很大。“我们公司成立一年来,前前后后登记、培训的人有几百人,但到现在真正在岗的不到100人。”市区人民南路一家家政公司负责人坦言,家政行业人员队伍很不稳定,很多人都是短期过渡行为,这让他们感到很是苦恼。

  为何出现这一问题呢?她分析指出,主要是不少人思想意识还未转变观念,而社会对于这一行业又存在偏见。“有的人总认为家政就是伺候人,看人脸色,低人一等,亲戚朋友等周围的人也不支持,这让他们背负了本不该有的压力。”该人士说。

    丁主任表示,从更深层面来看,主要是这一群体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障。他指出,如果每个月能有固定工钱,还有保险的话,解决后顾之忧,相信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这一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