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及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市民对家务劳动服务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目前家政服务业也存在不少问题。在两会会客厅,嘉宾们对此各抒己见,并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
从业人员应先培训再上岗
马爱素(温岭三星社区):我家找过好几个做家务的钟点工,总体都不满意。曾经有个钟点工在我家打扫卫生时,把一块汉白玉的台板给划了,我是事后发现的,打电话给他,他不承认。现在的家政从业人员大多没经过培训,也没有上岗资格证书。我建议应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以提高服务水平。
徐伟(椒江前所街道):现在的家政服务业门槛太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到雇主家工作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带孩子的保姆,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给孩子启蒙教育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家政从业人员除了技能的培训外,还要对其自身素养进行提高。
中介应扮演更重要角色
陈冬玲(台州经济开发区商业街):家政中介机构是市民寻找服务的信息源,但目前尚不规范。中介机构对求职人员的背景资料和技能水平都没有核实,雇主的利益乃至人身安全也就无法得到保障。此外,家政公司只负责牵线,收取中介费,与求职人员不产生任何关系,此后的问题也自然不必负责。我认为,家政公司应该从中介式管理走向员工式管理,让保姆、钟点工成为家政公司的员工,工作期间发生的问题,也由家政公司负责协调解决。
家政服务业需要规范
郑幼莲(椒江开元小区):家人生病时,我们请了一个保姆帮忙照顾,但是发现她很不专业,我就想自己去学习这方面的技能。但是咨询了很多部门后,最后得到的答复是:只有到医院护理部学习。现在家政培训这一块在台州是空白的,希望尽快明确家政服务业的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建立统一的服务规范和监督体系。
江传文(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接下去的一两年我们要做服务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我个人认为,要规范家政服务业,首先应该对家政行业的从业标准及中介机构进行规范。通过规定家政职业中介的定义、总则、资源管理、基本要求、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评定等要求,从而规范整个家政从业人员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