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港城的家政公司早已火热起来。记者从我市一些较大家政公司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家政公司预定都已爆满,有的家政公司甚至都不敢再接“活儿”。但是,随着家庭保洁需求增长的同时,人们也对家政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提前预订者居多
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家政服务公司了解到,为避免在年关时出现“用工荒”,去年进入12月份以来,许多市民已开始提前登记预约家政服务。“去年春节前半个月时候,想找个家政人员打扫一下卫生,但一直等到春节前也没有找到。所以,今年我要提前预约,等到春节前两三天时自己再简单打扫一下就好了。”家住广场社区的李大妈如是说。
据悉,有李大妈这种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昨日,记者在市区一家保洁公司看到,电话声此起彼伏,接线人员正忙着接受预约服务。“近几天,公司业务量比起平时翻了几番,平均每位工人一天要干两三份工。”新浦区妇联好阿姨家政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公司每天要服务20多家客户,现在预约的客户已经排到了春节之前的第四天。
此外,人少活多也是造成家政工遭“抢购囤积”的原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家政的缺口大约在七成左右,平均每天都有近百户家庭到家政公司寻找保姆,总体上呈现出用户多保姆少的态势。
家政服务成为新年“礼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这股节前家政服务消费热中,悄然流行着这样一种现象———将家政服务当作礼物送给亲朋好友,用这种独特的时尚方式表达一份心意。
“春节时,我也给朋友买几张家政卡当礼物。” 家住开发区的于琴女士说,平时工作忙,过年时渴望能休息休息,但每年家务活都不少。今年,朋友送来了一张家政卡,刚开始还不太理解,现在感到,确实是件好礼物,省去了以往的家政忙碌,一家人休闲的时间多了。此外,一些商家为了表达对合作客户的回报,朋友之间相互答谢,花钱请家政服务公司为做节前保洁。
在把家政服务当年礼的消费者中,最多的还是儿女给父母表达孝心的情况。一位姓张的先生告诉记者,“扫尘”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老人们对此非常看重,可父母已70多岁了,腿脚不灵便,本来想亲自给父母扫尘以尽孝心,可单位要到大年三十才放假,所以今年就给老人预约了家政服务,让专业人士代替自己清理繁琐的家庭卫生,这也算是送给父母一份实惠的新年礼物吧!
家政“正规军”备受青睐
“找一个上门打扫卫生的保洁不难,但想找一个服务质量好专业水平高的却不易。因此,我宁可多付一些费用,也会选择正规的家政公司。”在市区某机关工作的孙女士坦言道, 采访中记者发现,今年市民在预订家政服务时,越来越重视家政公司的服务质量。多数人在选择家政公司时,都会打听公司是否是注册过的正规公司、公司的家政服务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目前,门槛不高、规模不大几乎成了我市家政公司的普遍特点。资金少、规模小、办公设施简陋,只想趁过节捞一把的“游击”服务公司也大有存在。“本来和一家保洁公司签了一年48次保洁服务,可就在前两天,预约了保洁服务却没按时到来,等了两天也没有音信。打电话过去,那家保洁公司百般狡辩,以各种理由推脱,最后不了了之。”提起当时的遭遇,在市区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白女士仍气愤不已。
面对家政市场的混乱无序,一些从事正规家政服务业的人士认为,要建立一个运行有序的家政服务市场,使家政业尽快走向职业化和规范化,有关部门应制订出规范家政业的相关法规,尤其是明确家政服务合同中各方责、权、利关系的法规,已是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