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帮家家政网HOMEKEY.CN!
将家政坚持到底 帮您到家
资讯详情

家政服务“瓶颈”如何破除?

发布日期:2009/12/22 14:26:55       阅读人数:1178       来源:互联网       作者:
 
目前,在烟台的绝大多数家政公司“壳”大“芯”小,实力一般,其中95%的企业,仅有4名或者更少的从业人员,不能提供更多的服务——

  烟台不乏“桑兰式困惑”

  今年9月初,由一个“保姆”引发的口水战,把家政服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论战的人是,身有残疾的明星桑兰。其时,她在博客披露自己所雇“护理员嫌活太多太累,最后不干走人了”,同时自曝自己“肮脏”的生活环境。

  这种“桑兰式困惑”,在烟台百姓中间随处可见。

  “现在的保姆嫌活儿脏累,正闹着走人。留下来,她提出月工资从2200元涨到3000,”昨天上午,在市区一家职业培训学校咨询办公室,闻听咨询结果的赵茜一个劲儿地摇头:“哪还有养老护理员啊?找个合适的太难了!”

  据赵茜透露,她想给今年78岁、家住福山的姥爷找养老护理员,而在短短两个周内,她已经咨询过10多家家政服务公司,亲自登门也第四次“碰壁”。

  为老人找个保姆有多难?一位家政公司的负责人讲,当下,即便有雇主喊出包吃包住、月工资3000元的价格,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护理人员。

  养老护理员“喊渴”,照顾婴儿的“月嫂”同样难觅。“现在的保姆市场分工很细,说好了看孩子,人家肯定不会管做饭的事;说是打扫卫生的,人家肯定不看孩子。”据了解,只负责日常家务的保姆工资偏低,而能够提供护理服务的保姆工资达到了1500元以上。即便如此,在节假日没有双薪的情况下,作为卖方市场的“家政市场”宁可不要工作,也要选择回家团聚。

  市民反馈行业“七缺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花钱买享受、买健康的观念渐被人们接受,家庭服务类市场需求量逐年加大。”市工商局有关人士说。据不完全统计,如若按每个业户月均纳税300元计算,我市此类主体一年纳税约达到400万元,已经成为财政增收的又一增长点。

  据了解,自1993年起,我市家庭服务主体总量、注册资本、从业人数等数字逐年递增,增速分别达到10%、15%和12%,而且,经营范围已由初期的单纯保洁型,扩至家电维修、管道安装与维修、陪护、家庭辅导和钟点工等,共有2大类、16种服务项目。

  然而,相比数量的增加,家政服务的“软瓶颈”依然难以破除。采访中,通过市民反馈大致形成了该行业的“七缺陷”:绝大多数公司“壳”大“芯”小,实力一般,其中95%的公司仅有4名或者更少的从业人员,不能提供更多的服务;传统的8小时服务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多数员工未摆正服务与被服务间的关系,在服务中不用心,只想应付了事;雇主和公司之间产生矛盾与纠纷,造成“花钱买气受”的现象多有出现。

  还有,靠偷工减料赢利的经营者占有很大比例;节日消费高峰期,有些服务项目供不应求,有些服务项目“有求无供”;有的家政卫生服务不但没有给雇主带来卫生舒适的环境,反而造成室内二次污染。

  市场整合初现端倪

  百姓中间的家政服务缺陷原因何在?权威人士分析认为,来自三个“不统一”: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对服务质量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市场价格不统一。

  “要想进一步改变中、低端服务过多过杂、重复经营和高端服务极端缺乏的现状,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实现雇主和经营业户各取所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统一规范管理。”市财贸办行业规划科负责人李秋忠说。

  那么,如何培育一批设施全、服务优、管理好的“重量”级企业主体,以带动家庭服务业市场的梯次发展呢?通过外地先进经验可总结归纳:积极推进“以大带小、以优促好”的发展格局,从行业布局到服务项目引入国内外名牌服务公司,用一流模式和现代化设施,对各类主体进行“嫁接”改造。

  据了解,按照商务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的要求,由我市一企业投入350多万元建设的烟台家庭服务网络中心,已于日前建成。总面积约2300多平方米的该网络服务中心,除规模大外,与一般家政公司大为不同:它的服务项目“包罗万象”,可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家庭教育、家庭装饰装修、家庭养老服务、家庭保洁、家庭陪护、家庭餐饮,礼仪庆典等系列化服务。

  “这一工程的出现,势必引发行业大洗牌,从目前看,市场整合初现端倪,一些中等规模的家政企业开始加盟,而今后,烟台百姓在此平台上实现‘货比三家’,瓶颈问题也有望得到破解。”李秋忠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