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今年已出生了13万“金猪宝宝”,其中“80后”年轻人成了产妇的“主力军”。一些年轻妈妈抱怨,市场难觅贴心月嫂,不少月嫂也抱怨“80后”产妇“脾气大”、“难伺候”。“挑剔”的年轻妈妈希望家政市场能够更加规范严谨,让月嫂服务能适应“80后”的多元要求。
自从上个月生下女儿,家住沪太路的卢女士家就没清静过。卢女士的婆婆、妈妈常为怎么带孩子产生分歧,卢女士自己也看了不少育儿的书,常常加入“战局”,家里一直吵吵嚷嚷。偏巧卢女士请来的月嫂也颇为固执,抱孩子、喂奶等事都要坚持自己的做法,还说“死抠书本有什么用,我带了几十年都没出错”。无奈之下,卢女士宁愿赔偿违约金也坚持将月嫂辞退。
不少“80后”妈妈面临突如其来的角色变化,自己也常常不知所措。市民常女士去年刚生了孩子,家里请来的月嫂让她哭笑不得:“经常孩子一哭,我就跟着哭。搞笑的是,月嫂看见这个情形,也跟着哭个不停,到最后我只能先停下来,哄好孩子,再劝月嫂。”
记者近日走访了本市部分家政公司。一名月嫂坦言,所谓的公司培训只需上几天课,抱洋娃娃练习一下。如果要上正规机构培训,既费时间又费钱。一些家政公司工作人员还透露,不少月嫂在很多家家政公司挂牌,公司就不愿意给她们出钱培训,免得便宜了别家。
据有关专家介绍,“80后”妈妈多为独生女,从小被宠爱,如今面临角色转换难以适应,容易产生情绪及心理问题。而在产后一段时间内,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月嫂,如果她们能有效疏导产妇情绪,对产妇和孩子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