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帮家家政网HOMEKEY.CN!
将家政坚持到底 帮您到家
资讯详情

医院中的护工:医院的“蓝衣天使”

发布日期:2007/12/13 0:00:00       阅读人数:1460       来源:扬州日报       作者:
 
       在扬州各大医院,从事护工职业的人员有1000多人。他们大多是外来人员,干着既苦又脏的工作,不分白天黑夜陪伴在病人身边,虽然不是医生,但却给病人带来了微笑和温暖。记者昨天走进了这个特殊人群中间,倾听了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魏英:历经磨难的“川妹子” 

  16岁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境贫困,种田为生的父母无钱供继续她上学,成绩优异的她被迫终止求学的脚步;到深圳打工,结识了一扬州男子,可成家后丈夫不学好又被迫离异……这就是川妹子魏英坎坷的人生经历,她现在是苏北医院一名护工。魏英笑着告诉记者,当初开始做护工时,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虽然来自农村,苦点、累点可以忍受,但干护理这一行,不仅要与各种各样的病人打交道,还要帮助一些特殊患者清洗身子甚至掏大便,既脏还容易受人家的气。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魏英的思想改变了。“能看到患者健康出院,这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因为这里面也有自己的一番心血。”魏英笑着告诉记者,如今她已经爱上这一行了,只要条件允许,她会一直干下去。 

  潘家琴:病人心目中的“微笑大使” 

  说话和风细雨,见人一脸笑,这是30岁的潘家琴留给病人的印象。潘家琴是安徽天长人,目前她是华南公司的一名护工。她告诉记者,她原先在苏州的一家韩资鞋厂打工,后来回老家生孩子,扬州的亲戚看她一脸微笑,适合做护工,便将她介绍到了华南家政公司。 

  潘家琴告诉记者,做护工与厂里忙生产可不是一回事。 护工的服务对象是病人,不仅不同于生产产品,也不同于简单的保姆工作。在医院里,哪怕是病人喝水这样简单的事情都是有学问的,例如病人该不该喝水、喝多少水、喝什么水都要根据病情和治疗的要求来安排。潘家琴说她有一个管用的秘密武器:就是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父母、长辈去看待。面对自己的真诚和微笑,病人再大的气到她这儿也没有了。“像这样的护工真是少有!在病人的心目中,她是个能缓解疼痛的微笑大使。”一名患者夸奖潘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