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费成“黑家政”滋生土壤
张先生是接受过“黑家政”服务的消费者之一,提起自己的一次被“黑”经历,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父母都不在身边,孩子没人照看。一次在街上收到一份家政传单,看每小时5元的价钱挺便宜,情急中就雇了某个没名字的公司的保姆在家带孩子。可是没几天就发现这保姆不仅不会给孩子喂水,而且给孩子洗澡时水温都调不好。去找这个保姆的公司理论,要求他们提供人员档案和培训资料,可他们竟拿不出来。
李女士也坦言自己遭遇过“黑家政”,“我请的保姆主要是打扫家务,可她从第一天起就是‘一块抹布打天下’,根本没有清洁技巧,打蜡的地板都被她擦花了。可是因为公司不规范没签合同,我们也只能自认倒霉。这样的家政人员再便宜也没人敢雇呀!”李女士气愤地说。
“黑家政”缘何屡屡得逞?张剑分析说,究其原因首先由于它收费上较为低廉,吸引一些消费者频频光顾。其次,是它种种的不正规所产生的暴利使然。据了解,“黑家政”一般为每小时5元左右,比一些正规的家政公司在收费上要便宜2到3倍。而这些保姆的收入绝大多数都要上缴给这些“黑”公司。保姆们更不会得到正规家政公司应购买的个人保险,这又使“黑家政”公司节省了不少的开销。
在记者调查中很多单位和个人表示,找家政公司时还是会选择相对便宜的“黑家政”。“同样是家政服务,我当然会尽量选便宜的。”市民王女士说: “黑不黑看要怎么说了。一些“黑家政”工作人员,照样干得也还是挺好的。”明知道“黑家政”有风险却仍要选择黑家政,市民苏先生也显得很无奈:“春节那段时间,正规家政公司很难预订到,没办法也只能选择‘黑家政’了。”
挂羊头
有些家政服务“变味”
“现在的家政服务什么样的都有,原先只有什么保姆、保洁、护理、家教等等,现在倒好了,什么婚介、婚庆、计时、信息咨询、医疗等一些服务项目只要是能和服务两字沾上边的,几乎都瞄上了家政服务行业。”昆明姗姗家政保姆公司的李先生说。
记者近日浏览了一些广告发现,一些家政服务的名字比较暧昧,每个家政后面跟着一个电话号码,大都是小灵通号码,也有手机号码,很难想象是正规的家政公司的名字。记者拨通了其中的两个号码,一个表示可以提供交友聊天服务,服务员都是在校大学生,两小时200元,地点由客户自己选。一个则表示可以提供恋足服务,恋足“女王”的价格是两小时300元,恋足“女奴”的价格是两小时600元。可以看出,这些“家政”提供的服务已经超出了传统家政的范畴,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
一些所谓的家政公司招牌上服务项目居然还夹杂着保健、洗脚等服务项目,令人大惑不解。还有一些家政公司直接在报纸上打出广告,来推出自己的个性化服务。
记者按照刊登的通信方式与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取得了联系:“您好,您这里有计时工吗?是什么价位?”、“我们这里没有计时工。”、“那你们有什么样的家政服务员?有保姆吗?”、“我们这里没有家政服务员。”“那你们有什么服务项目?”对方的回答令记者大吃一惊:“我们有陪聊、桑拿、洗浴等等,还有一些特殊服务项目可以面谈,价格优惠,无小费,而且我们这里的小姐都接受过高等教育。”
采访中,许多家政公司的负责人都感慨地说:“现在的家政服务公司,是个人就能开一家,有个三五万就行,没有一点规范和规模。”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些所谓的家政公司已经蜕变成了色情介绍所,这些家政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就是打着家政的旗号,干自己的事情,其行为更加隐蔽。“黑家政早应被取缔了,可现在就是没有人能制止他们,让我们这些正规家政公司做得很辛苦。”云南昆明亲亲母婴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的徐先生无奈地说。
纠纷多
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长期从事家政管理的刘先生说,现在昆明家政市场这种表面的热闹,与“黑家政”公司在搅和不无关系。由于正规家政公司的员工都会经过严格的筛选,需要经过核实身份、出具证明、建立档案等一系列措施把关。服务过程中公司还会跟踪管理、电话回访等,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而“黑家政”则不然,不仅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低,而且附带的纠纷矛盾、偷窃等实际问题也会接踵而来。
“这几年,昆明的家政公司是一拨一拨地出现,又一拨一拨地垮掉,办得好、做得大的终究没有几家。”张剑感叹道,行业协会每个月接到的类似纠纷多达七八起,处理起来也是非常棘手。张剑说,服务纠纷多数源自雇主预付服务费在服务中断后不能如实退还。此外,服务人员的身份审核也是一个问题。家政机构一般是通过本人的身份证来核对其真实身份,但身份证容易造假,所以目前协会采用信函的方式,将个人资料寄到其所在地请求核实。但张剑说,这种做法的反馈率很低,大约只有10%左右。
设骗局
“黑家政”联手员工行骗
据了解,目前扰乱昆明市家政行业市场秩序的有相当一些是“黑家政”中介公司,有些是挂靠在其他的大公司之上,有些连营业执照都没有,纯粹是无照经营。这些公司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服务雇主,而是充当“保托”,在各个雇主之间游走,不停地赚中介服务费用。这些公司往往是两头骗,一方面对雇主声称公司的服务状况非常好,服务员也十分抢手,也经常用华丽的言辞迷惑雇主。另一方面克扣保姆的工资,结果只能是家政服务员的工资被赖掉,在无奈下辞职,或者是充当职业“保托”。
张剑说,因为家政公司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一些不正规的家政服务公司为了赚钱,不建立服务人员档案,不做相关培训,冒充一些有名气的家政公司,仅一部电话就揽活,等出了问题便溜之大吉,往往使消费者苦不堪言。不仅如此,一些经过中介招揽生意的“黑家政”,往往和自己的员工勾结在一起,欺骗雇主,牟取暴利。由于“黑家政”已预先收取了雇主的费用,当雇主因家政人员不好好干活而要求解约时,家政人员就势离开,甚至顺手牵羊,盗取雇主财物,而“黑家政”则借机把预先收取雇主的费用据为己有,他们所谓的家政人员则等待下一个机会故伎重演。
■ 解 读
低工资低素质底服务
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有技巧的,培训必不可少。家政行业也是如此。在记者走访中发现,为家政人员进行正规职业培训的机构很少。而昆明市场上的中介所大多数都是综合性的,职介、房介、婚介等等,其中房介的利润较大,所以中介所几乎都以房介为主。
张剑认为,加快家政服务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才是避免家政服务业日益萎缩和“保姆荒”日益严峻的惟一办法。家政服务工作岗位再也不能停留在过去低工资、低素质、低服务的水平上了,家政公司要注重提升家政服务员的服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使家政服务日趋专业化;同时工资也要逐渐调整上升,使该行业的收入能达到“留得住”专业家政服务人员的水平,甚至让她们能够长期甚至终身从事该职业。
交叉管理政出多门
“黑家政”的存在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安全隐患,业内人士对此忧心忡忡。
据介绍,目前昆明市从事家政服务的有公司、民办非企业单位和非正规劳动组织3种机构,分别隶属于工商、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而这3个部门只负责注册登记,缺乏相应的管理业务,也缺乏统一的管理主体,所以无法对目前比较混乱的家政行业进行规范和管理。
张剑告诉记者,从管理层面看,导致“黑家政”泛滥的主要原因是政出多门。目前,在理论上,工商管理部门、劳动部门、基层街道办事处都可以对家政行业进行管理,但实际情况却是,由于职能交叉,相互依赖,谁都能管却谁也没管好,这就给“黑家政”的生存以可乘之机。面对“黑家政”泛滥的现状,业内人士大声疾呼,出重拳打击“黑家政”。
搞家政这行都说难
一说起家政这一行,被采访的对象都会说一个字——难。
家政行业是一个没有保障的行业,一位家政人员告诉记者:“家政这行难做,遇到好的雇主相互理解还好,遇到不好的,我们时时看雇主脸色,心情不愉快,而雇主今天用我,明天不满意就可能辞掉我,而辞掉我,就表示我失业了,又要重新再寻找适合的雇主。”
对于家政公司来说,难就表现在不易管理,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难以规范。对于如何规范家政市场,相关人士都表示经营模式不同,不好规范,而且根本规范不起来。以大城市家政公司经营模式来说,家政公司有培训教室、食堂、宿舍。一进公司就对你进行专业培训,而且从业人员都来自外地,一去就将身份证抵押。钟点工和半日工每天还要回宿舍睡觉,工资也是由公司发放。如果出了什么事,马上就能找到人。张剑说:“而在昆明市目前的家政从业人员,工资也是由雇主发放,流动性大,中介根本没有约束力,规范起来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