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的20个大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组成了一个“大学生保姆队”。他们说,如果前景乐观,会考虑在其他城市建立基地。
数理信息学院大二学生倪俊杰说,“大学生保姆暑期实践队”队员招募条件宽泛,但必须有一技之长。像队员林慧慧,就是因对少儿心理比较有研究被招入队。为了了解队员的特长,在出发前,队内进行了安全、心理、营养等方面的培训,还组织了一场烧菜比赛。
7月1日,5人小分队先期到达宁波调查,最后确定在有一万多居民的鄞州区中河街道东裕社区开展实践。7月8日,“保姆队”在社区召开双向选择招聘会,场面火暴。
带队老师徐贤说,虽然队员们都亮出了自己在家政服务方面的特长,但许多雇主认为每小时5元的家教是“错过就没有了”,前来咨询的重点多数还是放在家教上,这与“保姆队”的初衷不相符。对此,队员们耐心解释,对于单纯要求做家教的,便委婉拒绝。“保姆队”当场签下了18份“保姆”合同。
队里有3人提供全天候服务,他们要负责一户家庭的一日三餐,还要帮助孩子辅导暑假作业,培养他们的各种业余爱好。一开始,孩子总称他们为“老师”,家长不肯让他们做家务。实践队长李硕英说:“我们还是必须用实际行动来说明‘大学生保姆’的涵义。”宣杭章和李硕英两人是队里公认烧菜最好的,他们用一手好菜和细心的服务赢得了雇主的肯定。
其实,队员们的父母对此都不同程度地持反对态度。“自己家里就请了保姆,你倒好,反而要去别人家里当保姆。”对于这些反对的声音,多数同学还是坚持下来,赢得了父母的支持,只有两名队员选择了离队。
“保姆队”的服务期到7月23日就结束了,发起者倪俊杰说 :“‘大学生保姆’不会随着实践的结束而结束,会继续做市场调查,如果有可行性,就会考虑在各大城市建立基地,建立正式的团队,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搞家政,会如他们说的,是大学生就业的另一个方向?“大学生保姆队”能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