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妇女群体需求的新变化,市妇联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切实从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通过特色就业培训,扩大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提高服务水平,为更多的下岗失业妇女提供就业机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强化培训,引导就业。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更新了设备,改善了市妇联妇女培训学校办学环境和条件。建立了市妇联女子创业服务中心,多种途径服务妇女创业就业。2007年举办了3期月嫂、1期育儿嫂、20期家政服务培训班,培训人员900余名,90%以上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创立品牌,促进就业。为了使城镇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市妇联将目光投向了技术易学、市场需求大、资源消耗少、适合妇女操作的手工编织业。一是成立了“鹤城巧女工作坊”,把民间手工制作工艺资源整合起来,把分散的、单打独斗的编织活动组织起来,打造出一个鹤城妇女创业的新品牌,使鹤城妇女手工编织业向规模化、市场化、订单化、项目化发展。为更好的宣传市妇联“巧女”工作坊,经过努力,中环广场在年货大集上为市妇联免费提供了床位,展出“巧女工作坊”手工编织作品,为下岗失业妇女提供创业信息,为编织作品寻找市场。在大集当天就为近200人次的下岗女工解答有关手工编织的问题。二是举办了“发展手工编织促进妇女就业”论坛,同时在鹤城巧女工作坊举行了全市妇女钩编织绣产品展示推介会,展出刺绣系列、珠编系列、草柳编系列等十大类上百个品种近千件作品。在展示会当天就有客商相中堆绣作品,签定了10份堆绣作品订单,另有多家企业团购了下岗女工编织的帽子和围巾。克东雅梅绣庄通过推介会与“巧女工作坊”达成合作意向,对下岗女工进行培训,回收下岗女工的绣品。三是成功注册了“好家人”品牌,成立了“好家人”月嫂公司,289名经市妇联培训考试合格获得“三证”(技术等级证、毕业证和健康证)的月嫂、育儿嫂在北京、上海等地高薪就业。
创业援助,带动就业。市妇联启动“零就业家庭”援助行动,为创业妇女承担小额贷款担保,提供咨询、资讯服务,帮助300名下岗失业妇女、“零就业家庭”妇女实现就业再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