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家政市场越做越大,家政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然而,据一位在家政服务业打拼多年的王女士(化名)透露,随着行业竞争日渐激烈,家政公司日益“为钱所困”,出现了不少违规操作的家政中介/公司,他们利用现在家政市场上的管理空缺,任意改变或违反游戏规则。市民如果稍不留神,就会被这些家政中介/公司所骗,王女士向记者透露了诸多“猫腻”,建议雇主在挑选家政公司时时擦亮眼睛。
“一间门面,一张桌子”就称公司
上海家政业有四大类:一是民政部门下属的非盈利性质的社会企业;二是劳动保障部门扶持的非正规再就业组织;三是拿着工商执照的家政公司;四是以工会妇联为后盾的社会团体。业界同行一盘散沙,各行其政,难免会乱。王女士说,这些家政中介/公司门槛都很低,即便是工商注册的家政公司,也只需要10万元左右的注册资金。
“一间门面、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个工作人员和一排保姆”自称公司的情况在家政业并不罕见,所招收的员工大多未经培训、业务素质低,如干活时划破真皮沙发、走木地板不换鞋或不穿鞋套、不会使用电器产品等。王女士透露说,即使是有营业执照的家政公司服务也未必完美。不少家政中介/公司一无员工,二无培训基地,接下雇主的订单后再转包给其他公司,从中赚取业务介绍费或克扣费用。
保姆报名只需“交钱”
王女士说,目前上海市一些家政中介/公司对保姆的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服务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漏洞,甚至有些中介/公司只需要保姆交50元,他们就会帮忙安排工作。这样的操作方式导致行业内的无序状态。
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家政公司首先必须审查供求双方的条件是否相符,应聘者应持身份证、外出务工证和卫生健康证,雇主要出示身份证、经济来源、联系电话等。其次,家政公司必须要对应聘的保姆进行技能培训,如老幼病残者的护理、常用家电的使用、家庭用具的简单保洁等。第三,家政公司应对被录用的保姆建立完全档案,将其工作时间、任职情况等做专门记录,并定期进行回访。第四,家政公司应和供求双方签订协议或合同,这样不但能保证双方利益,还能在发生纠纷时妥善解决,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王女士说,这套规章制度都写在诸多家政公司的规章制度表上,可在具体操作时,一些公司奉行“利益至上”原则,不但在保姆介绍和管理上操作不规范,还寻思怎样从保姆或雇主身上“榨取”更多价值。
不少中介/家政公司设立了“品种各异”的费用:保姆报名费、中介费、管理费,等等。以赚取更多的利润,弥补小本经营的资金周转困难和利润单薄。
“保姆管理费”上大做文章
上海的家政公司在合同中都规定要向雇主收保姆输送费,雇主一次性还要交一年左右的管理费,为的是便于对保姆进行管理、约束及后期的再培训。可没想到,这给一些不规范的家政中介机构提供了机会。这些投机者巧用“管理费”名目,向雇主收取高额的管理费,而不愿在保姆来源和保姆培训、管理上多加投资。王女士说,现在保姆的管理费一般在一个月5%-15%左右,最高不应该超过20%。
王女士认为,现在家政服务合同条款霸气十足,合同皆由家政公司单方面提供,条款中多数只有权利而无义务,雇主只有被动接受。例如合同中规定的保姆输送费和管理费的收取和扣除,都对消费者不利。王女士提醒广大雇主,请保姆时务必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选择到正规、信誉好的家政公司请保姆;二是签合同时,一定要仔细研读合同内容,以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