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帮家家政网HOMEKEY.CN!
将家政坚持到底 帮您到家
资讯详情

爱心护理工程“缘何”举步维艰

发布日期:2007/11/22 0:00:00       阅读人数:1166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
 
      爱心护理工程,就是要建设一批为城市高龄老人提供专业护理和临终关怀服务的“爱心护理院”,使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经过爱心护理院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最大限度地减轻生活困难和病痛,安详地有尊严地度过晚年。市老龄委已将开展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工作列为重要任务,但—— 
  ■记者郝迎利实习生刘文芝 

  我们走进房间的时候,服务员正在与62岁的罗宝银老人手拉着手作活动。这位帕金森综合症患者必须保证随时运动,否则就会浑身抽筋,呼吸难受。百岁爱心老年公寓给他安排了24小时的人工护理,以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他能够较正常地生活。 

  百岁爱心老年公寓是我市去年向省老龄办和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推荐的两个“爱心护理院”试点单位之一。 

  爱心护理工程是当务之急 

  据市老龄办的贾军效处长介绍,我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100.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38%,老年人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养老机构仅有60多家,床位6000多张,明显存在数量不足、床位不够,设施相对落后,入住率低的问题。但目前需要到养老机构护理、康复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越来越多,呈快速上升趋势,需求与供给形成明显的矛盾。 

  针对这种矛盾,市老龄委已将开展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工作列为重要任务。爱心护理工程,就是要建设一批为城市高龄老人提供专业护理和临终关怀服务的“爱心护理院”,使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经过爱心护理院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最大限度地减轻生活困难和病痛,安详地有尊严地度过晚年。它体现了医养结合,适应了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形势,在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也解决了儿女力不从心的困难。 

  我市在去年推荐两个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的基础上,准备今年再向省老龄办和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推荐3个试点单位,力争至2009年底,建设5-10个设施较全、功能完备、管理规范、服务周到的示范性爱心护理院。并向国家推荐3-5个“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争取全国老年基金会在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爱心护理院建设遭遇障碍 

  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从硬件到软件都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养老机构的床位在80张以上,院内入住的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老人应占床位总数的50%以上。具备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康复保健、娱乐、心理治疗、临终关怀等功能。除遵守卫生部门对相应医疗机构的规定和要求之外,还应根据老年人长期照料和临终关怀服务的需要,增加和加强相关设施如抢救、监测、观察等设施、设备,如呼吸机、吸痰机、心脏起搏机等设备的建设。 

  灞桥敬老院目前已被市老龄办列为准备创建的试点单位,但院长梁丽莉却感到实在力不从心。这个敬老院有150张床位,收养着需临终关怀的老人占20%,偏瘫老人80%,由于非常缺乏医疗器械,完全靠工作人员人工护理。正常情况下,每个老人收费每月是400-800元。其中大约有20户五保户和社会孤老,五保户国家1年补贴1400元,低保户是2400元,但他们每年的基本生活费用最少也需3600元,敬老院每年要为他们每人贴补1000-2000元。还有极少数老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子女索性不交费。敬老院凭借着爱心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在最低状况下维持运转,根本谈不上多少赢利。梁丽莉说,要配齐必须的医疗设备至少需要100万,在这种现状下谈何容易?据了解,资金问题是目前爱心护理院建设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三桥敬老院的杨院长说,护理老人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对服务员的技能水平也有较高要求,所以服务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目前他们都是自己进行培训,但不够专业,很难保证护理工作能够作到位。 

  由于养老院的服务工作又脏又累,工资不高所以招护理工也存在着困难。梁丽莉的敬老院给服务员的工资是800元,包吃住。但很少有年轻、文化高的人愿意干,因为地处东郊纺织城附近,还勉强能招到一些下岗工人,或者是农民工。百岁敬老院的刘院长说因为实在招不到服务员,他们目前有40多名服务员,根本不能休假,否则人员实在运转不开。 

  呼吁社会福利事业贷款优惠政策尽快出台 

  梁丽莉说,对养老机构政府免税收,免购车附加税,在最初建房时也给予了一定补贴。但目前要创建爱心护理院,需要的大笔资金只能通过贷款来完成。市老龄办的贾军效处长说,国家提倡给社会福利事业贷款优惠政策,希望我市尽快出台相关规定。 

  据了解,我市将于近期开展资助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建设捐赠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进建设。 

  贾处长同时介绍:“我市明后年将开始对试点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规范培训,逐步推出持证上岗制度,使爱心护理走向正轨。” 

  可否将一些医院转为爱心护理院?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我市有一些企业所办的医院经营状况不良,使得很多床位、医疗设施闲置,医护人员发不出工资。与其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重新建设爱心护理院,何尝不很好地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政府可否考虑给这些医院一定的经济补偿,将他们承建制地转为爱心护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