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点保姆因在老家耽搁年后逾期上班,违反了与雇主在年前达成的“口头约定”,遭到雇主解约,心中不服上雇主家争吵。年后,类似的家政纠纷不少,症结所在就是口说无凭的“口头约定”,家政服务业内专家提醒,家政服务双方最好能签订书面合同,在各种特殊事件发生时也最好有书面约定,就能避免很多纠纷。
在虹口区周家嘴路一小区干活的安徽籍钟点工小娜元宵过后才从老家返沪,结果发现自己平时固定做的两家雇主已经另外找好钟点工而辞退小娜了,理由是:年前口头约好年初十上班的,但小娜逾期了一个礼拜,家里又离不开家政服务,所以快速另外找了一个。小娜则很冤:年前的确口头约好过,但雇佣双方谁都没敲定,再说自己晚一星期返沪也是因为没买到火车票,不是自己特意拖后的。
记者向沪上一些家政服务公司了解到,每年过完年,就是类似家政纠纷发生的高潮期。雇主等不及钟点工返沪,另觅新人费时费力多费钱;保姆回到上海发现时局已变,自己的固定雇主一下子少了两三家,顿时傻了眼。
业内人士分析说,这一切问题多半出在雇主跟保姆先前的“口头约定”上。对返乡过年的钟点工,“口头约定”约束力并不强,很多总想着能在老家多呆几天,或者因各种客观原因推迟返沪;而对一天都少不了家政服务的雇主而言,保姆逾期上班,就是违反约定,等上个三五天没见回来,理所当然另找新人。家政服务专业人士支招:雇佣双方不能贪图方便只作“口头约定”,遇事将协商结果书面成文,双方签字首肯才能避免以后的纠纷和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