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帮家家政网HOMEKEY.CN!
将家政坚持到底 帮您到家
资讯详情

华南女院700名贫困女生 学业靠捡破烂来维持

发布日期:2008/4/16 0:00:00       阅读人数:950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晓嫘家在福安市下百石镇顶头村,10岁那年母亲病逝,家里日子过得很艰难。
  考上华南女院后,父亲为给她筹学费,几天睡不着,对着她不断长吁短叹。晓嫘明白爸爸的意思,说:“爸爸,学费我自己打工赚。”
  接下来,她在会展酒店打了整整两个月的短工,赚到了2000元做学费。
  到学校报到后,她就到学校周边挨着问是否需要钟点工,问了40多家商店,终于在一家套餐店找到一份工,每天做两小时,赚5块钱。
  靠着这份工,加上捡饮料瓶,她为自己解决了生活费。
  寒暑假,她先是在大洋百货做营业员,后来又到新星牛排馆当服务员。
  说到这,她特别兴奋:“新星牛排馆给我涨工资了,一个月包吃包住,还给1000多元工资。所以今年寒假,我只在家里住了两天就回来打工了。”晓嫘的学费主要就靠寒暑假打工来筹措。
  晓嫘学习成绩一直是年级前三名。这个学期一开学,大三的学姐又帮她介绍了份家教,每天可赚20元。为这,晓嫘说她今年好事不断。
  晓嫘送记者下楼时,刚好碰上学院院长张迅捷。记者发现,她眼睛直盯着院长手里的矿泉水瓶。同学笑着说她:“见到空饮料瓶就两眼发光。”
  揽到第一份零工
  高兴得哭了
  在教学楼台阶上,记者遇到一位有着一双大大丹凤眼的漂亮姑娘,皮肤特别好,白里透红,只是双手粗糙,显得与年龄极不相称。
  她叫李玉燕,是华南女院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大二学生。小李家在福鼎市南镇村,父亲靠给人补渔网养活一家人。当年考上华南女院,她在江苏大学读大四的姐姐,将自己打工赚下准备读研究生的钱拿出来,给她做了第一学期的学费。学业优良的姐姐,为此放弃了读研的机会。
  小李说自己只哭过一次,是喜极而泣的。那是刚到福州时,她问了几百家小餐馆、小超市,没有人愿意在双休日雇全天工。那天,她为找打短工的岗位走了大半天,又饿又累,还是一无所获。
  后来,她来到台江一家麻辣烫店,店主愿意给她一份假日工,每天从早上8点做到晚上8点,帮店家穿麻辣烫、收碗、洗碗,一天管两餐饭,再给30元钱。
  得到这第一个勤工俭学机会,小李高兴得哭了。
  小李吃饭非常节省,她的要求就是“饭能咽得下去”就行了。来福州一年半了,她最大一笔开销,就是在去年冬天花3元多钱,买了一瓶大宝牌润肤霜,“我的手都裂了”。
  她说,战胜贫困、克服困难,也是极其宝贵的人生课,所以她不觉得自己苦。


  穿着借来的衣服
  接受记者采访
  4月11日下午,记者到华南女院首山校区采访。在图书馆,记者见到一名身材高挑的漂亮女孩,她叫陈少敏,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大二学生。
  谈到明天,她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名优秀营养师,让人人能吃出健康来。
  小陈家在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梅峰村台峰自然村,全家6个人有4个是病人,她是靠着缓交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支持读到今天的。
  来福州读书一年半,她没有买过一件衣服。去年冬天,福州天气很冷,她就把春夏秋冬的衣服全部套在身上御寒。冻得实在无法穿凉鞋了,就掏20元买了一双削价的运动鞋。寒假回村,遇到一段烂泥路,她怕弄坏了鞋,脱了鞋,赤脚走回家。
  “不过,如果学校派我外出参与公益活动,我会去同学那里借一件合适的衣服穿。今天知道有记者来学校,所以我专门借穿了同学的一件衣服,你看好看吗?“她潇洒地转了一圈,展示穿上这件衣服后的美丽。
  “贫困,不能成为我们不尊重自己、不尊重别人的理由。”她说。
  姑娘都爱美,她也很懂得打扮,只是没有钱。她笑着说:“我们大家都舍不得进理发店理发,就买了把剪刀,互相帮着剪头发。”
  捡空饮料瓶和打工
  读了一年半大学
  华南女院首山校区公寓304室,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会主席黄晓嫘和她的11名同学就住在这里。
   “31、32……”一进房间,记者正好看到黄晓嫘弯着腰在数小凉台上搁着的一堆饮料瓶。
  见到记者,她笑着说:“凑够50个,我就拿去卖。在校园附近,一个大瓶子只能卖5分钱,但我拿到远一点的地方,一个可以卖到1毛钱。”
  记者问这堆瓶子可以换多少钱,晓嫘很兴奋地说:“至少够我一天半的伙食费。”她一天伙食费一般只花2元左右。
  记者问:“像你这么漂亮的姑娘去捡瓶子卖,你会不会觉得丢人?”
  “不,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在别人还要花父母的钱读书时,我读了一年半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多是我自己勤工俭学和捡破烂换来的。”说这话时,晓嫘的脸上写满了自豪与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