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帮家家政网HOMEKEY.CN!
将家政坚持到底 帮您到家
资讯详情

区别家政服务市场呼吁出台行规

发布日期:2015/6/22 16:21:33       阅读人数:919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服务一样价格不同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月子中心收费标准大同小异,但每个月子中心的服务内容却不一样。比如有的月子餐是三菜一汤,有的是两菜一汤,有的是精心烹制,有的是家常便饭,有的还有燕窝人参。

  即使在同一个月子中心,服务价位不同,内容却没什么差距。武昌卓刀泉附近一家月子中心一位入住的产妇就告诉记者:“我住的是4万多元的,但实际上和2万多元的内容一样,几乎没什么区别,要订就订便宜的就可以了。”

  在武昌吴家湾干休所的月子中心,更是出现了同样的合同,三种不同的服务。王女士与妹妹、同事都订了这家月子中心,价格一样,合同也一样。合同上注明,产妇入住月子中心后,中心还提供7天的一对一月嫂服务,结果实际上,同事入住后,有配专职月嫂,而王女士没有配置,找月子中心提出问题后,最后月子中心以“宝宝额外10次游泳”作为交换条件予以补偿,而王女士的妹妹既没有如合同那样配月嫂,也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硬件设施良莠不齐

  一般来说,新生儿需要严格控制院内感染。很多月子中心都设置了准入门槛,外来人员进门都需要测量体温、穿鞋套、戴口罩等。一名月子中心工作人员透露,实际上,许多都是“看心情”管理。当有看房的顾客前往时,就管理得更为严格,入住后,对来访客人就不一定再有要求。还有的月子中心根本没有设置隔离区,月子中心的母婴和接待室都是敞开式。

  硬件服务上,每个月子中心执行的情况也不一样,有的用新生儿并不适用的地毯,有的床品并未做到定时清洁,对于卫生间如马桶等用品也只是草草清洁,并未消毒。市民赵先生告诉记者,在其妻子入住月子中心期间,因为是一楼,会所的锅炉房热水无法到达,一直用不上热水。而这些问题是在预订时根本考虑不到的问题。

  曾去吴家湾月子中心探望过弟媳的吴先生,对月子中心并不满意:“房间密不通风,见不到阳光,最好申请换房。”

  原来,月子中心的房间因为位置不同,每个房间的光线都不一样,若想选得中意房间,必须提前几个月就订好房。而且,即使订好房,也不一定保证入住时能住到自己订的房间。

  “预产期和实际生产的差距可能很大,提前或推后两周都是正常,也有人提前一个月,提前预留的房间可能被别人正在使用,所以无法满足。”某月子中心工作人员坦言,这也是入住后,纠纷最多的问题。

  服务标准未统一

  月子中心的最大特色是由护士照料母婴,尤其是可以将宝宝托管,保障产妇休息。但托管是否真的那样让人放心?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

  “刚开始不放心托管,毕竟那么多宝宝,照顾不过来怎么办?”一位住在月子中心的妈妈说,有一次宝宝体温高,不知道该不该开空调,后来交给护士护理,第二天平安地推回来,让她安了心。

  不过也有许多产妇依旧不能放心。家住汉口西北湖的汪女士,宝宝在汉口一家月子中心感染了轮状病毒。“月子中心孩子太多,会出现两个护士照顾10多个宝宝的情况,有些照顾不过来。”她建议消费者挑选人少的月子中心。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有的月子中心,区区6间房,聘请了20来个护士,有的月子中心近30间房,仍然是20来个护士。

  许多产妇选择夜间托管宝宝,让自己睡个好觉。但也有产妇发现,夜间值班护士居然把各种零食摆在工作台,凌晨四五点时,值班护士几乎都趴在桌上睡觉。

  有个别月子中心,为了让家长放心,给托管间安上了监控,可以打开手机APP,实时查看宝宝情况。但多数月子中心并未做到这一点。

  月子中心提供的通乳、排毒等服务,更是没有衡量标准。二胎妈妈王媛媛就觉得:“生完一胎时没通乳,什么都好好的,这回在月子中心通乳,反而得了乳腺炎,真不知到底要不要做通乳。”

  对于月子餐,月子中心提供的饭菜确实比家里做的更为丰盛。但是也有不同意见,有消费者表示在餐中吃出了头发、钢丝。也有产妇很无奈:“订月子中心之前,销售人员说的是根据产妇自身的情况制定月子餐,但实际上,全月子中心吃的都是一样的饭菜,无论是刚生的,还是即将满月的产妇,食物都是一样的。”

  武昌的赵先生说,妻子住月子中心期间,因为奶多,连通乳师都建议不要吃发奶的食物,但实际上送来的餐仍然是各种发奶食物。因为月子中心统一制作餐点,要照顾更多需要发奶的产妇。

  行业规范尚待出台

  长江商报记者在武汉市工商局网站上,查询多家月子中心发现,有的服务范围是“家政服务”,有的明确注明“母婴护理,健康咨询(不含诊疗)”。但实际上,部分月子中心的服务项目超过其经营范围,且有些护理人员不具备从业资格。

  “台湾有70%的产妇住月子中心,而大陆目前只有7%。”武汉圣玛莉月子中心负责人徐红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正是这一巨大市场,吸引了许多投资者投入这个行业中。

  徐红介绍,2008年圣玛莉在武汉开了第一家月子中心后,如今武汉市已经有大大小小40家月子中心,质量参差不齐。

  圣玛莉月子中心营运总监赵晓秋认为,月子中心的设施、环境、人员资质、护理技术都应该进行技术监督,而不是单纯地由工商部门进行商业监督。赵晓秋也谈到,月子中心的护理人员应具有等同医疗机构护士的从业资质,应由卫生主管部门完成护理人员的注册登记。

     “目前,月子中心不规范,主要是因为月子护理行业没有建立健全的行业标准体系。”赵晓秋透露,其公司参与的国家保健协会正在制定母婴保健工作标准,该标准实施后,将对现有月子中心护理行业进行分级,让消费者更明白地选择。这个母婴保健工作标准对工作职责、服务环境、服务质量、文书记录、采购管理、安全管理、信息沟通等方面,都提出了详尽的要求。

  武汉月子会所行业起步时间与北上广等发达城市基本同步,但目前月子会所数量只有它们的十分之一。月子会所行业缺乏专门部门监管和行业规范,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