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老龄化日益突出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老年人生活中,最大的问题不是来自物质,而是缺少社会和子女的关怀,孤独感日益加重的老人们,越来越渴望有人能陪在身边聊聊天。于是,注重老人精神需求的“陪聊”服务在很多城市悄然兴起。
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诸如“老人陪聊”等家政服务早已司空见惯。而在浙江、湖北等城市,“精神养老”服务正在成为家政服务的主流。而在成都,陪聊服务中心在“居家养老”现象下应运而生,服务中心每天接到无数老年人的热线,甚至一聊就是几个小时。以“精神养老”为主要形式的家政服务,正在逐渐成熟。
而在昆明,据统计,在每100个拥有昆明户籍的人当中,就有16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截至2012年底,我市户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87万人,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为平均每年3.5%左右。其中,空巢老人已达24万人以上,占老年人口总数26%以上,失能老人达19万多,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2%以上,俨然已经成为一个老龄化地区。如此多的服务对象,意味着“居家养老”家政服务的市场广阔,但记者调查发现,在昆明,居家养老多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进行,而家政服务公司方面,以精神慰藉为主的家政服务几乎无迹可寻。
记者随机采访了昆明几家家政公司,他们均表示没有“老人陪聊”等专门以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家政服务,一般服务人员到老人家里,均以照顾饮食起居、打扫卫生为主。陪老人聊天、打牌下棋等活动,也只是辅助的偶尔做一做,他们也基本上没有接待过要求专门陪老人聊天之类的客户。仅有南鑫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表示,他们公司有关于“居家养老”的项目。不过,该公司也表示,由于消费观念、经济条件等原因,在昆明,要把这种专职的精神慰藉服务推向市场还是存在很多困难,他们也只是处于试探性的摸索阶段。本报记者 陈筑凌 实习生 贺茹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