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宁波9月13日电 昨天上午,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首批38名家政服务专业的新生。据悉,该校家政服务专业是浙江省首家,学生们将通过在校三年的学习,有望成为宁波市首批高素质家政人员,甚至是管理人员。
市场紧缺,高学历的比例还不到1%
找保姆难,找好保姆更是难上加难。不仅价格昂贵,服务质量还不让人放心。
据统计,宁波市区近100万户家庭中至少有20万户需要家庭服务,而宁波各地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数量少、素质不高的问题非常突出,家政服务及人才培养培训的政策机制还不够完善。据悉,在宁波几万名家政从业人员中,高学历的比例还不到1%,与市场需求还相差甚远。
由于没有受过正规培训,文化程度较低,很多保姆业务能力不强,很多市民反应,如果有高素质的保姆,多花点钱也无所谓。
据悉,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家政专业原本计划今年招生45名,目前报到的新生人数为38人,报到率为84.4%。
谢梦吉是家政学院首批学生,她一开始选择家政专业却是无奈之举。
据悉,谢梦吉是在姐姐的推荐下,选择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不过,她最初选择的专业却是护理。“护理专业吃香,待遇好,社会地位高,所以就填了护理专业,但高考成绩分数不够,我又没填志愿服从,所以就被退档了。”
无奈之下,谢梦吉只能重新补填志愿,但她在网上查找了相关招生资料后,对家政专业立马改观了,也就果断选择了这个专业。
家长忧虑:毕业后就是做“保姆”?
虽然孩子已经开开心心上学去了,但谢梦吉的父母则有着巨大的顾虑。
谢梦吉告诉记者,父母为她选择这个专业可谓是操碎了心,“他们认为这个专业就是出来做保姆的,丢人,社会地位低,甚至我妈妈还担心影响我以后找对象。”
谢梦吉的父母的想法,可能是家长们的普遍心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多数家长都对家政专业存在不理解,希望孩子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此外,家长还对该专业就业问题产生担忧。“找保姆都是要求有经验的,特别是月嫂,都是希望生过孩子,带过孩子的,像我这样年轻小姑娘,我妈妈担心我一不小心就把人家小孩摔了,家长找我赔命。”
据悉,这批就读首家家政学院的新生全是90后,很多都是独生子,家务能力欠缺,家长怕孩子吃不了苦,无法胜任今后高强度的工作。
“我妈妈的想法是多读一年书也没关系,她希望我大一努力学习,争取能转到护理专业。”谢梦吉的父母认为,一个好专业,意味着一个好的职业未来,她不希望因为孩子读这个专业,以后结婚工作都成问题。
然而,父母的想法却无法阻挡谢梦吉对这个专业的喜爱,她曾在高中同学的QQ群里宣布,以后要创办一家家政公司,自己做老板。
“家政公司起步成本很低,只要一台打印机、一台电脑、几个核心人物就够了,但我希望能把公司做大,不仅仅是简单的中介机构,还有培训,争取以后能跟学校签约,把学校培养的人才全拉走。”
谢梦吉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女生,她看好家政服务业的前景,希望能把这作为终身职业。
学校解惑:培养的是懂技术的管理型人才
对于家长和学生的忧虑,该校家政服务专业负责人朱老师告诉记者,家政专业的学生定位是懂技术的管理人员,甚至培养学生能自主创业。学生在校不但要学习基础技能,还会涉及管理课程。
据悉,家政专业的课程包括技术、护理、营养学、社会工作、家政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能学到家政工作中的基本技能,还将重点培养他们的管理才能。“我们还结合学校的医学背景,开设了急救课,让学生在以后工作过程中,能多一个必备技能,特别是在有老人的家庭会更吃香。”朱老师介绍到。
此外,为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将采取“订单式”招生方式,与区域内家政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协调开展专业学生委托培训、定向培养等工作。据悉。家政专业学生采用的是2+1模式,前面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三年进入企业实践,而这全部就由学校帮忙安排落实的。
而对于学生们关心的就业问题,从目前企业的反馈上来看,这群还没进入校门的高素质保姆,早已成了“香馍馍”。(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