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都市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人平时抽不出来时间打扫房子、照顾老人,而他们也无意或无力聘请保姆,钟点工的出现迎合了这种需求。这几年,随着省城家政行业的快速发展,西宁市钟点工市场在迎接良好市场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市场:冰火两重天
青海新闻网讯 钟点工的工作状况究竟怎样,他们有怎样的苦闷和困惑呢?记者走近这一群体,去体味钟点工的酸甜苦辣。
“正规军”稳定,“游击队”艰难
“正规军”年收入稳定“游击队”不好找活儿
7月24日一大早,钟点工李春花和同伴正在海晏路徐女士刚装修完的房子里擦玻璃,她俩是一家家政公司派来给徐女士家里做钟点工的。客厅的玻璃窗下放着两个鼓鼓的大包,包里是清洁室内所用的各种工具。
42岁的李春花来自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农村。她身材瘦小,头上包着头巾,一件不合体的大号迷彩服就是工作服。不一会儿,她便麻利地擦完了客厅的玻璃。李春花说,由于没有手艺,也不识几个字,刚开始来到西宁,她就和同村几个妇女一起在康乐“站大脚”,找点搬运的活儿,有时候站一天都找不到活儿,别说挣钱了,每天来回的路费还要倒贴。
现在她在家政公司上班,这比以前好多了,虽然单位给的活儿不一定是干钟点工,有时也会去干其他的活儿,但是收入相比原来“站大脚”的时候已经稳定多了。
“她是我一位表嫂,之前一直在家干农活,现在农闲了,这几天我来上班就带着她,教她怎么擦玻璃,怎么打扫卫生。”李春花指了指她的同伴说。
不同于一般家政公司指派工作,个人做家政的也有自己找活的方式。江大姐是一名来自安徽的钟点工,去年,她和老公一起来到西宁,干起了钟点工。她揽活的主要方法就是由亲朋好友或是老雇主介绍,更多的是在各个小区贴小广告。可是因为市民对于这类广告存有疑心,所以江大姐的活儿也不是很多。“在我们老家钟点工是很吃香的,但是西宁似乎并不是这样。”江大姐说。
钟点工的收入差距大
因为活儿不好找,所以很多家政公司的钟点工并不是专职的。“如果只是干钟点工,没有活儿的时候我就只能干等,这样我的收入就成问题了,所以闲的时候我也干保洁之类的活。”李春花说,当日她来徐女士家就是做开荒保洁的。
对于这类家政服务人员,很多家政公司并不是按小时来结算工资,而是将每天的收入统一上缴公司,再由公司以月付的形式来发放薪资。“在这样的公司,我每月至少能拿到2500元。”李春花说。
但是,对“野家政”的钟点工和私人揽活的钟点工来说,收入就要和他们是否找得到活儿有直接关系。“这一行业活儿不好找,找到活儿了也不好干。有那么几次,活儿都干得差不多了,雇主才说她对我的工作不满意,中途让我走人,结果我忙活了一下午连一分钱都没有拿到。”李春花无奈地说。
来自湟中多巴的安永禄是专门做家政服务的,他也接钟点工的活儿。因为他不仅会修水管、做木工,还懂电工,所以他一年的收入也挺可观。“就我一个人干,去年一年我也挣了五万多块钱。如果单靠钟点工挣钱,就没有多少了。”安永禄说。
王志军介绍,由于受观念和习惯的影响,以及钟点工自身素质的制约,钟点工是否能顺利找到活儿存在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在有些家政公司,钟点工是按月领取工资,即使是接不到活,工资还是照发。
得不到尊重很受伤
鲍生芳是湟中西堡人,在西宁一家家政公司已经做了两年的钟点工。她每天坐最早的公交车到公司上班,晚上再坐末班车回家。谈起刚做钟点工的经历,她说,刚开始的时候,全家人都不理解她,特别是六十多岁的婆婆,一听到她的工作是给别人洗衣服打扫卫生就生气了,说那点钱可以不挣,伺候人的活可不能干。
其实鲍生芳自己也觉得她的工作不体面,有很多次,村里人问起她到西宁干的是什么工作时,她总会回答是在建筑工地做小工,工资还不少。但她渐渐地发现其实有很多人都在干家政服务,看得多了,也就不觉得丢人了。
同样是做钟点工的李春花给记者讲述了她曾经遇到的一件事情。去年春节前,家政公司安排她去一个雇主家做清洁工作,干活时她处处小心,但还是意外将雇主家的一个价格不菲的花瓶摔碎了。当时,她还没来得及道歉,雇主便在一旁破口大骂,叫她赶紧滚。
“当时我眼泪就下来了,损坏了人家的东西是我不对,我可以赔偿,但是雇主的辱骂却让我难以接受。虽然我只是一名钟点工,但是受这么大的委屈好几天我都没缓过来。”李春花说。
王志军介绍,他们也会接到一些雇主的投诉电话,有的雇主说钟点工工作不认真干得不好,也有的雇主一接通电话就骂人,虽然工作干得不认真是钟点工的错,雇主也有权要求重新换人重新做,但是随意辱骂确实很伤人。
当然,李春花在工作中也曾遇到过随和的雇主,他们还会将家里不用的东西或八九成新的衣物送给她,她偶尔也会接受。“雇主也是出于好心,有些衣物拿回去即使不能穿也能把它做成袼褙,给家里人纳鞋底。”李春花满足地说。
没保险(放心保),员工权益缺保障
劳动合同是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一个重要保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野家政”与钟点工之间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是在与雇主达成协议时签订三方合同。钟点工与雇主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因而钟点工的人身安全和责任承担不在《劳动法》的保护范围之内,所以钟点工的社会保障、工伤和医疗保险等权益没有保障。目前,国家尚没有出台一部专门的家政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
“除了按照正规途径合法注册的家政公司外,很多家政公司都没有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所以无法给公司员工带来安全感,这也是导致家政行业员工流失的原因之一。”家政服务协会会长姚阳说。
王志军介绍,有不少钟点工为了挣更多的钱,也会背着公司私自接活,或者把自己的活又转手给其他人,这时如果在工作中发生意外,造成的事故由谁承担责任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据了解,正规注册的家政公司都会给钟点工缴纳社会保险和工伤保险,但是“野家政”就未必会给员工缴纳保险。私人揽活的钟点工更无保险可言,如果发生意外,只能自己承担责任。
王志军介绍,2012年就有一家“野家政”的钟点工,因为私自接活在高层擦玻璃时,不慎掉下被摔死了,继而引起了法律纠纷。 目前,西宁市的家政公司有些是经过正规注册的家政公司,也有些家政公司不过就是租间房子、一张桌子、一部电话,起个名字就可以开工。 据西宁爱佳家政服务中心孙经理介绍,他曾做过相关市场调查,结果显示,西宁已有大大小小的家政公司500家左右。王志军介绍,随着家政公司的不断增多,目前,西宁市钟点工市场亟待规范。
钟点工市场亟待规范
价格无标准,服务无保障
家住西宁市城中区的许丽女士想要做清洁,给很多家政公司打了电话,询问钟点工的价格,可得到的答案却各不相同。价格从30元到100元不等,许女士不得不提出疑问:钟点工的收费到底谁说了算?
“钟点工的收费标准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房屋面积大小、工作的难易程度等。这当中,一般正规注册的家政公司的收费还有一定的标准,但是很多"野家政"根本就没有什么标准,一般都是与雇主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协议。特别是在逢年过节,更是坐地起价。”王志军说。
最后,在多番挑选之下,许丽终于挑选了一家自己感觉价位还比较便宜的家政公司。“我觉得请钟点工无非就是打扫卫生,肯定是越便宜越好。”许丽说。
但是家政公司派来的人员还没干半个小时,就出问题了。原来,前来打扫的钟点工不仅擦窗子不擦窗框,居然还用擦完玻璃的脏抹布擦拭许女士家白色的壁纸,让壁纸上面有了一块黑渍,虽然许女士赶紧补救,找来干净的抹布清洁,但是黑渍只是淡化了。这让许女士很气愤,立即打电话给那家家政公司的老板,要求处理,家政公司虽然再次派人前来,但是要求加价。不得已,许丽只得在总价上再加20元钱,他们才开始了打扫。
钟点工“单飞”逃避中介费
家政公司要培训出一个好的钟点工需要很大的成本,但是最令家政公司老板无奈的是,公司花成本培训,可一等他们翅膀硬了,很多人就会脱离公司私下与公司的雇主联系好,选择“单飞”。
据了解,钟点工如果要挂靠在家政公司,一般要将工资的40%-50%上缴作为中介费,为此,不少钟点工在拥有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后便选择脱离家政公司,独立联系雇主。
“我辛苦干活赚来的钱,相当一部分要交给公司,感觉很不合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钟点工说,一年前她便脱离原来的家政公司开始“单飞”。
但是对于雇主来说,私下寻找钟点工的安全隐患很大。“万一在服务过程中出现盗窃、损坏等事情,钟点工一走了之,那损失只能由雇主自己承担了。”王志军说。而由正规家政公司推荐或派遣钟点工则可以随时调换,出现纠纷公司也会出面协调。
“协议达成后我们会签订一个三方合同,并定期回访。即使出现纠纷,公司也会负责到底。”王志军说。
培训少,缺乏服务技能
“西宁的钟点工从业者大多学历低,年龄大,导致这一职业服务技能和素质的参差不齐。”青海省妇联发展部部长、省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姚阳说。
在这种情况下,家政公司就应该加大员工培训。但是因为培训既耗时又耗成本,所以很多家政公司根本就不愿意花成本培训。
很多人都觉得,钟点工无非就是打扫打扫卫生,做做饭而已,根本就不需要进行培训,只要是有经验的阿姨都会。其实不然,清洁卫生也是一门学问,比如家里的有些东西可以用湿抹布擦拭,有些就不可以。家中一些电器的使用都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才能避免损失,将危险降到最低。
在国际村小区门口乘凉的市民马英说:“之前,我曾找过一个钟点工打扫卫生,她干活动作慢我还可以忍受,但是她见木地板扫不干净,居然用带水的拖把清洁。自此之后我就没再请过了。”
为了促进家政公司对员工的培训,2012年省妇联家政服务实训基地建立。“在实训基地我们会对即将成为家政服务人员或在岗的家政服务人员给予免费的家政技能培训。培训完后还会颁发家政服务工程岗前培训合格证书。”姚阳部长说。据姚阳部长介绍,截至目前,省妇联家政服务实训基地已向社会培训出家政服务人员3000余人。
钟点工遭遇信任危机
不少市民寻找钟点工,都希望钟点工素质好,人要稳重、可靠。而钟点工在接活时也希望能得到雇主的信任。
王女士之所以能很快找到钟点工,是因为她并不是通过家政公司找的,而是由亲戚介绍的。“现在社会那么复杂,什么样的人都有,我们对家政公司派来的钟点工的素质都不太了解,还是找朋友介绍的比较安全。”王女士说。
而不少钟点工对雇主的不信任感到很委屈。李红梅做钟点工已经两年多了,她遇到过很多顾客。“有时候去一些雇主家,我在干活,后面总会有人盯着,生怕我会弄坏或是顺走她家的东西。哪怕是擦玻璃,也有人盯着,就怕我擦不干净似的。这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李红梅说。有不少的家政服务人员都觉得,工作辛苦一些没关系,重要的是雇主满意,能得到雇主的信任和尊重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其实我也知道这样守着人家很不礼貌,但是不盯着的话,万一她偷拿家里的东西怎么办,工作不尽力,磨时间怎么办?”王女士说。
目前,为了增强彼此的信任度,西宁市部分家政公司已经将员工“公司化”,对公司的员工,进行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着装,制定公司服务规范,由家政公司给钟点工发工资,出了事由公司负责,以增强彼此的信任度。
如何规范家政行业
西宁市钟点工市场鱼龙混杂、从业人员良莠不齐这是事实。面对如此混乱的市场业态,我省家政业服务协会和西宁市家政行业协会也做了许多努力。
“之前,为了统一市场价格、制定服务标准,西宁市家政协会就曾组织西宁市多家家政公司前来开会协商,会虽然开了,但是结果并不如预期,有些家政公司虽然收到参会请柬,但是并没有到会。”王志军说。
青海省家庭服务业协会也做出了许多努力,除了免费为家政公司进行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家庭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未来的几个月里,家庭行业协会还将组织各家政公司进行青海省首届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风采大赛,以激励家庭服务业人员努力提高职业素质,增强从业自豪感,推进我省家庭服务业健康发展。
但是,面对乱象丛生的市场,仅靠政府和协会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家政公司的努力,加强对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礼仪、自身修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 按照劳动法要求,家政服务公司、从业人员、雇主需签订书面合同,明确三方的责、权、义关系。联合各家政公司确定家政服务公司统一的、合理的收费标准等,使家政业健康繁荣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