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彦恂)本报11日刊发的《年薪8万招“理家人”》报道引起广大读者热议,大家对市民林先生高薪聘请“理家人”一事充满了好奇。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家政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家政服务人员雇佣普遍“重家政技能轻专业文化”,受地域文化及消费水准限制,专业性强的高端人才很难找到。
“员工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新家政人员至少需要3周的专业理论知识、服务技能及实际操作等培训才能正式上岗。”市金龙家政公司黄主任表示,他们目前有20多名年龄介于30~50岁的家政人员在岗,为物业、住户提供家政服务。不过,他也坦言,这些家政人员基本都是初中文化程度,有少数拥有高中文凭,也有部分来自福建山区的农村妇女。前段时间曾有深圳、珠海的大专毕业生前来应聘月嫂,虽然文化理论水平高,但由于产妇、婴儿的护理技术不合格,最后也无法成功聘任。黄主任认为,对家政人员而言,基本知识水平固然需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实际操作技术要过关。
据了解,目前我市家庭服务收费标准不一,大体上钟点工15元/小时,全职保姆每月工资约2500元,月嫂属于“高薪类”,月收入为4000元左右。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家庭对家政人员的要求提高,家政服务公司也应势提供相对“高端”的服务内容。但相比而言,高端的“理家人”在汕头却是奇缺的人才。市家政服务中心负责人郭先生说,和大多数人联想的保姆、钟点工完全不同,市民林先生高薪聘请的“理家人”其实是专业性很强的人才,基本不做卫生保洁,而是帮雇主筹备日程安排等相关事宜,类似以前大户人家的“管家”。郭先生告诉记者,这种专业人才最好由熟悉家政服务的大专、本科生担纲,这类专业人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出现,月薪可达2万元,但受地域观念、消费水平等影响,目前这类高素质家政人才在汕头“仍然空白”。
作者:林彦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