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政分店5年内要开到其他市
25岁的“老男孩”有个家政梦,还想把父母接来南京养老
扬子晚报网讯 2012年一则因保姆行窃,雇主与家政公司打官司的社会新闻让一位小伙子“嗅”出了商机。既然这种中介式的家政服务模式有漏洞,何不尝试另一种更规范的模式呢?在一堆名为某姐、某嫂家政服务公司的队伍里,这位小伙另辟蹊径注册了“老男孩”家政服务公司,采用企业化员工制管理,在满足一般客户家政服务需求的同时,还提供一对一的中高端定制服务。这个“老男孩”就是25岁的诸云云,他的梦想很实在,“五年内我还想在其他城市开家分店!”
扬子晚报记者王赟
今日主角:诸云云
◎年龄:25岁
◎职业:南京老男孩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
梦想宣言——
“两年内为家政行业洗牌,壮大专业化队伍,如果干得好,五年内我还想在其他城市开家分店,把‘老男孩’打造成一个连锁品牌。”
[他的创业故事]
创业之路从“扫楼”开始
诸云云是南京高淳人,2010年从南京铁道学院毕业后,就开始了创业。他第一份工作就是跟朋友两人做移动代理,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跑业务。
“每天都要扫楼,先从顶楼开始,一家一家敲门。”诸云云说,那时候每天早上骑着电瓶车早早到办公楼,背着包先到顶楼,然后往下一家家联系业务,这样的重复动作从早上8点半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半,中午饿了就拿随身带的烧卖充饥。“每天跑300到400家单位,成交的却只有2到3家。”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有5个多月,由赚不到钱到每月赚个1000元,再交掉250元的月房租,购买生活所需之外,已所剩无几。但乐观、善于与人打交道的诸云云并没有气馁,坚持了下来,跟客户跑熟了后,生意也越来越稳定。
不过,到了2011年3月份,他跟朋友又投资了“网络覆盖”工程,却因经营不善,以亏本10万元告终,诸云云抽身而退,开始一边打工,一边琢磨着“再干点儿什么好”。
创业大赛上,他找到了出路
2012年,诸云云关注到一则社会新闻,说的是雇主通过家政公司找了一个保姆,岂料这名保姆行窃逃跑,由此引发了雇主与家政公司的一场官司。诸云云没有简单看完就算了,而是开始细细琢磨,“为什么会这样呢?”然后,他开始在网上搜集资料,发现这种出了事情找不到人理赔的原因在于,这种“中介”模式的家政公司存在弊端。
就在他沉迷这项“研究”的时候,他意外接到了南京铁道学院团委林松老师的电话,通知他有一个大学生创业大赛,如果有项目可以参加试试,赢了还能享受省里的扶持政策。
“我当时想,何不就以家政项目参加试试呢?”于是,他以“员工制的家庭服务——老男孩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为题加入比赛,在比赛开始前的六个月里,开始进行调研。他以“客户”的身份对南京20多家家政公司上门“调查”,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果只做中介式的家政服务,阿姨在雇主家生病怎么办?发生事故谁来赔偿?”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他觉得如果创业搞家政,就不能单纯做中介模式,要引进企业化管理,“实行员工制,革‘中介模式’的命。”
诸云云说,目前南京市场上的家政公司大都是中介模式,就是家政公司收取中介费用,把家政人员介绍给雇主,剩下的工资发放等所有问题与家政公司就不相干了。“员工制家政公司的不同之处,就是由企业统一管理,统一培训,工资由企业统一发放,员工也有保障,发生什么事情也由公司承担。”诸云云这项创新的家政服务模式赢得了大赛评委的好评,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也享受到了相应的创业优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