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2月1日讯(记者 林刚)“这保姆请得可好,吃了顿饭睡了个午觉,起来后领了一天的工钱直接告辞了。”日前,市民王女士向本报反映了她之前所遭遇的一件怪事,怀疑自己遇上“黑中介”。记者2月1日从香港中路工商所了解到,给王女士介绍保姆的中介没有营业执照,经调解中介赔偿王女士1000元。
“起初我还觉得挺合适的呢,谁知道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家住合肥路附近的王女士说,因为家中孩子需要照顾,1月10日,她通过广告联系上了一个叫“顺万家”的家政服务中介,很快中介负责人王经理便给她介绍了一位,当天下午约着到家里见了面,对方还带了中介的公章、营业执照 、合同等。“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看上去就跟位白领似的。”王女士说,来的是一名30多岁的女子,自称姓陈,穿着一件大红的暗花羽绒服,脚上穿着一双非常白的鞋子。王女士说,他们第二天签了合同,约好1月15日上班,每周休一天,管吃住,月薪2600元。
王女士说,15日上午9时许,保姆陈小姐来到了家中,“我们俩聊了一会儿天,很快就到了中午,我就去做饭,让她给看会儿孩子,给孩子唱唱儿歌什么的,可她说不会。”王女士说,午饭后,陈小姐到房间里休息,“我听着在床上打了很长时间电话,下午两点半左右出来的,结果3点钟左右我就接到了中介王经理的电话。”王女士说,中介在电话里说对方干不了让给她结账换个人,还说另外一位保姆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我给了陈小姐100元钱,结果等到晚上人也没来,再给中介打电话,对方说另外一人已经找到工作不来了。”王女士说,一直到16日,中介都没再介绍人来,“我就觉得他们是在忽悠我,保姆拿着钱走人、中介赚了中介费。”
“签合同时,中介公司的盖章是"青岛顺万家房产家政服务中心",可在当时给我看的公司营业执照上却是"青岛顺万家便民服务社",注册地址是团岛一路21号201户,后来我去这个地址看过,就是个居民户。”王女士说,在中介王经理的名片上,地址又变成了“南京路98号”,她觉得自己确实是“被骗了”。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中介经理王建青。王经理称,当时保姆说干不了才走的,随后几次联系都没找到合适的人,她同意返还中介费,但是给保姆的工钱并不能由她决定。香港中路工商所王所长告诉记者,王女士已经向该所投诉了其遭遇,根据工作人员调查,王建青所注册的团岛一路“青岛顺万家便民服务社”早已经不经营,其后他租了南京路98号的一处房屋 ,但是由于房主无法提供相关材料,并没有办理营业执照,“但这还不能说她是无照经营。”王所长表示,从今年1月1日起,小微企业在没有前置许可的情况下,可先不办理营业执照,进行试营业。现在工商部门已经对双方进行了调解,由王建青赔偿王女士1000元损失,但当王建青提出当众销毁其所签的合同时,王女士予以拒绝,调解还并未完成。王所长称,没有办理营业执照就私刻公章的行为属于公安部门管理,目前王女士已经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