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被机体吸收后有三个基本去向:一是进入血流被直接利用;二是暂时以糖原的方式储存在肝脏及肌肉中;三是转变成脂肪。这三种去向的比例视机体情况而异。在一般情况下,糖除作为热能使用外,大部转变为脂肪。 人体约20%的基础代谢能量用于脑组织,糖是神经组织赖以维持及保持正常活动的主要能源。大脑内贮存的葡萄糖和糖原极少,但其复杂的功能和频繁的活动需要特别多的能量,这些能量完全靠血循环供给葡萄糖。血中的葡萄糖称血糖,因此,在正常情况下,糖的分解及合成保持动态平衡,血糖浓度也相对恒定。血糖水平的变化反映体内糖代谢的状况。血糖低,肝糖原就分解。有的人不吃早餐,这时就要动员肝糖原,以至脂肪及蛋白质以维持人体能量的消耗,有可能出现血糖降低,头晕等症状。如果长期饥饿或有其他原因使血糖降低,大脑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轻者感觉疲劳、头晕、心跳快、出冷汗,重者出现昏迷。肌肉中的糖原可以迅速作为能量而被利用。当从事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时,由于肌肉收缩,肌肉糖原就分解为乳酸放出一部分能量满足活动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疲劳时感到肌肉发酸的缘故。在相对供氧不足的条件下,进入血流的乳酸可以在肝脏中又转变为糖原。过量的葡萄糖最终转变成脂肪存在于机体的脂肪储库中。 无论是肝糖原或肌糖原都是葡萄糖在体内的储备形式,需要时可以动用。当肝糖原消耗殆尽时,肝脏以其他方面的能源取得合成糖原的材料,如从蛋白质方面吸取即为糖的异生作用。中性脂肪约含有10%的甘油,也可随时转变为碳水化合物,肌肉及其组织亦能将脂肪转变为葡萄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