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帮家家政网HOMEKEY.CN!
将家政坚持到底 帮您到家
资讯详情

扬州将推家政连锁经营

发布日期:2011/7/5 14:25:05       阅读人数:950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在今年年初的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之前,本报的“市民议案”关注了家政业的发展。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阚成法等10人将报道转化为《关于加快家政服务业发展的议案》,建议重视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把“小、散、乱”的家政服务业做大、做强、做成品牌,规范市场行为,满足居民的需求。日前,市发改委对此进行了答复。

  现 状

  家政服务“小、散、乱”

  议案透露,家政服务涉及日常保洁、家务服务、家电维修、家教培训等20余个领域200余个服务项目,市场潜力巨大。抽样调查显示,城市40%的家庭有家政服务的需求。

  据调查,我市家政从业人员主要来自苏北、安徽以及扬州周边县市,随着苏北、安徽等地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家政从业人员迅速减少,加之家政服务进入门槛低,致使家政服务业呈现机构数量多、层次低、市场运营混乱的局面。目前,全市家政市场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服务价格和家政主体等也比较混乱。

  为此,议案建议要重视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把“小、散、乱”的家政服务业做大、做强、做成品牌,规范市场行为,满足居民的需求。

  规 划

  专项编制家庭服务业规划

  作为应时代发展而生的新兴产业,家政服务业因其市场容量和需求潜力的日益增大而走进千家万户。日前,市发改委对此进行了答复。

  抓好规划引导,专项编制“十二五”家庭服务业规划。为提高规划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在编制产业和空间发展规划的同时,还需要配套出台相应的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三年)、扶持政策、招商策略,并制定相应的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形成科学严密的规划及实施体系,把规划切实落到实处。

  引导从业和消费理念,克服就业歧视,引导社会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家政服务领域;倡导市民开展公平、公正的非歧视性的理性消费的活动,让家政人员得到应有的尊重;引导消费观念,拓宽服务对象范围,使家政服务业涵盖从新生儿、幼儿、少年、成年,到单亲家庭、老人和残障人士等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群体。

  拓展家政服务内容,鼓励家庭教育、家务管理、家庭理财、医疗保

  健、营养配餐、配送和居家养老等新兴服务进入家政服务范畴,因地制宜地发展家庭用品配送、洗衣、家教、理财等业态,逐步拓展家政产业链。

  措 施

  品牌引领,推连锁化经营

  引导、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注重商标注册,争创省名牌、省知名商号、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加强对名优商标的跟踪指导,在认定扬州市著名商标时给予适当倾斜,并给予一定奖励。鼓励企业根据家政服务业发展和技术提高的需要,制定一批地方和企业标准。开展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活动,探索家政服务业新的发展模式,促进家庭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鼓励引进品牌家政管理公司,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我市家政服务行业,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提升我市家政服务业水平。

  推进连锁化经营,结合本地实际,重点扶持一批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示范性强的家政服务企业,指导其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引导其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帮助中小家政企业解决服务场所问题,引导其深入到社区和郊县设立便民服务站点,贴近需求,提供增值服务,走专业化、差异化发展道路。鼓励引进品牌家

  政管理公司,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最终形成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局面,提升我市家政服务业水平。

  扶 持

  政策倾斜,提供人才支撑

  在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加大对家政服务业专项扶持,主要支持培训平台、信息平台、融资平台、从业人员基本保障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家政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和连锁化建设。放宽家政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家政企业用工、用地、注册、税收、贷款、网点布局、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着力解决家政服务企业和人员险种少、上险难以及权益缺乏有效保障等问题。开展小额贷款贴息,着力解决家政服务企业资金瓶颈问题。

  依据本地家政服务市场需求情况,抓紧制定培训规划和实施方案,科学选择、严格规范培训机构,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严格监督验收,充分保障就业。可针对不同学员特点分级培训,初级培训以普及型、基础性的家政服务技能为主,中高级培训要更加注重专业化和复合化,适应家政服务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满足不同层次家庭服务需求,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不断提高服务技能、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