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规定家政就餐等能否进社区由居民表决,今后,家政、洗衣、就餐、理发等便民服务,是否能进入社区服务,居民说了算;上述服务的提供商是否称职,还将由社区居委会定期征求民意,建立考核奖惩和退出机制。
社区服务站两年覆盖全市
昨天上午,北京市民政局局长吴世民做客城市管理广播时表示,《北京市社区服务站管理办法》即将出台,进一步完善全市各级社区卫生中心、服务站的便民服务准入和退出制度,破解目前部分居民小区内的家政、综合修理、配送、咨询等便民服务缺位或“缩水”问题。
目前,全市已运行社区服务中心189个,城乡社区服务站4051个。今年还将建成1700个农村社区服务站。计划在两年内,全市的每一个居民社区,都拥有居民自己的社区服务站。
服务范围由居民代表表决
按照即将出台的《北京市社区服务站管理办法》,今后,社区选定、引进服务机构(即服务商)将建准入制度。
该制度的核心是“居民做主”。吴世民介绍,首先召开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开展“开放空间———我的社区我做主”讨论,社区内缺少什么样的服务,哪些服务项目应该纳入社区服务,选择哪家服务商,全部交由居民代表讨论,通过表决和社区公示,无严重反对意见的“候选服务商”,方可进入社区服务圈。
此外,一家服务商是否能进入社区,不仅由居民代表开会讨论和表决,结果还将在社区公示7天。公示期间,未遭到严重反对意见的服务商,方可加入社区服务圈。
居民不满意服务将“摘牌”
未来,社区服务商有望实现日常管理制度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标志统一、服务员着装统一。
社区居委会还应制定对服务商的管理规定、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逐月开展评比,通过实行百分考核制度,对服务商进行量化的规范管理,实行奖优罚劣。
吴世民说,服务商“入围”并非一劳永逸,一旦服务有缺陷,居民不满意,就会被“摘牌”,逐出社区服务圈;对于年度评比优秀的服务商,社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还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 释疑
【服务范围】 社区服务包括6类200余项
问:居民能做主选择的社区服务,具体包括哪些?
96156热线:社区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家政服务、综合修理、配送服务、租赁服务、文体娱乐、咨询中介服务等6大类200多个具体服务项目。具体包括保姆小时工、家教服务、保洁开荒、代换煤气、搬家货运、除虫灭鼠;家电修理、下水管道维修;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
【服务监督】 建“巡查小组”监督服务商
问:服务商的日常服务行为,谁来监督、反映?
吴世民(北京市民政局局长):为保证社区服务的质量,今后每个社区将有专门的副主任牵头,组织社区内的特困失业人员建立“巡查小组”,每日对各服务商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着重对卫生环境、服务态度等经营行为进行详细记录,督促他们对居民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
此外,居委会定期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征求社情民意,对服务商进行民主评价;依托社区服务站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和具体服务需求,并由社区工作者及时反馈给服务商。
【经营申请】 失业人员经营可优先安排
问:本社区居民申请经营社区服务,是否有优惠政策?
吴世民:对本辖区下岗失业人员或生活困难人员申请经营社区服务的,在其申请服务内容获得居民认可后,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应优先安排,并享受优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