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获悉,无锡市硕放街道团工委近来面向当地未成年独生子女,专门开办了“家政培训班”,手把手教孩子做些最基本的家务活,并让孩子们明白这个道理:不会做家务也就意味着不会生存。 改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是当今许多家庭中“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形象。
全班学员没人会削苹果
在上个双休日开班的首期“家政培训班”上,主办者从社区青年志愿者中挑选了多名“家政能手”任老师,亲身示范切水果、打毛衣、叠衣服等家务活。参加培训班的中小学们看得既兴奋、好奇,又为自己不会动手而着急、胆怯。在做杯垫的课堂上,老师看到一名上小学二年级女孩迟迟没动手。问其原因,孩子竟说:“在家里,爷爷从不让我碰针线,怕扎伤手。”在切水果练习中,不少孩子连水果刀都不敢拿;而在一旁围观的家长们特别紧张,时不时担心地问道:“会不会伤到孩子的手啊?”
据了解,参加首次培训的孩子中年龄最大的已17岁,但他们的家务能力一再让社区工作人员摇头。“很多孩子连地都不会扫,甚至连水果都没洗过;已上中学了,对做菜一点概念也没有。”在第一堂培训课的学员中,几乎没人会削苹果;就是切一只橙子,不少孩子也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
“家政课”孩子家长都欢迎
在第二堂培训课上,顾阿婆的孙女成了“小明星”。与其他家长不同,顾阿婆从小就让孩子参与简单家务劳动,如今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常帮家人干点活。这期在培训课上,她完成了各项操作练习,引来许多孩子围观,不少小伙伴们纷纷向她请教。“我们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要让他们学会生存。”对于街道为孩子们开设的家政培训班,顾阿婆等一批家长这个首创很有意义,都表示大力支持。
而孩子们在参加家政培训之后,对干家务活不再排斥了。一名初二女生表示,没想到,又苦又累的家务劳动中有这么多快乐,能和父母一起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些家长给我们留言,说孩子培训回家后,第一次切了一盘水果端给家人吃,感动了父母。”参与培训的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做家务并不会影响学业,反而有利于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建议家长们对孩子不要过分保护,应多多放手让他们做一点家务,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观念。
建议纳入中小学校课程
在硕放街道办事处,记者看到一张面向当地中小学发放的家政培训卡。街道团委负责人介绍,孩子们的培训过程都会记在卡上,作为今后给孩子评定荣誉的一项参考。据了解,这个街道为孩子开家政培训班的想法,缘于他们经常开展的志愿者活动。“街道里经常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开展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比如去慰问孤寡老人。孩子们参加的热情挺高,可做不了什么事。”这位负责人反映,因多数孩子不会做家务,在活动中不仅帮不了忙,有时还会添乱。他们希望通过培训活动,改变孩子和家长的劳动观。
“这一培训班将继续搞下去。”街道团委负责人表示,今后的家政培训课将由各社区市民学校开班,主要放在寒暑假里。目前培训班以最简单的叠衣服、洗水果等为内容,今后还将增加如炒菜、钉纽扣、刷鞋子等;并分初级、中级、高级班开展教学。还将开设更复杂的通下水道等家庭生活实用课程。现在,街道正积极联系辖区的中小学校,建议把系统化的家政课纳入中小学的课程中去,让孩子从小学会劳动。(巫晓凌 见习记者周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