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孟君前日告诉南都记者,现在的家政服务市场是“供方市场”,因此家政中介企业压力很大,一方面是来源不足,一方面则是人员流失,企业要采取多种措施引进新的人员,比如直接去保姆输出地“抢人”。
“保姆荒”每年都出现,这种矛盾在逐年加剧。深圳市安子新家政公司总经理安丽芳证实,经历了十多年的节后保姆荒,他们在今年春节前两个月就开始采取应对措施了。据介绍,每年到了春节前一个月就会有家政员陆续请假回家,到年关更多。对年前每个回家的家政员,中介公司都会引导她们尽量提早回来并给予优惠政策,如正月初十前回来给予报销车费或减免服务费用,对过去工作一年在指定日期回来的保姆还有评选优秀服务员的资格,带动家乡姐妹出来做家政员的给予现金奖励,等等。安子公司今年特别在广东附近地域上做了很多的工作,专门前往梅州进行人才吸收和储备。
据各个中介的反映,“保姆荒”源于刚性需求,如上班一族,家中老人回内地,小孩面临开学需要接送的,或照看家中宠物的,甚至一些护理老人、病人的,都需要请保姆,其中需求最大的是请保姆带小孩,为了吸引和培养优秀的家政服务人员,各个家政公司可谓伤透脑筋。
■ 其他招数
◎ 专业路线
据介绍,目前的保姆客户主流人群为80后,他们正迎来生育潮,据安丽芳介绍,这两三年育婴师需求非常大,已占该公司业务的六成以上,其次是高端服务人员,如别墅豪宅高级家政员,所以早在两年前该公司已将重点放在培训育婴师,月嫂及高级家政师的技能培训上,走专业路线。
◎ 涨工资
该公司目前有七八十个家政服务员在培训,但还是满足不了客户。根据他们的统计,今年家政人员工资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20-30%,去年同期工资大概是1300-1400元,今年预计1500-1600元,而1800元左右的工资市民也能接受。如果工资不上涨,很难吸引更多家庭服务员回深圳。
◎ 规范法规
孟君认为,家政市场发展了十多年,但法规不健全,市场仍无序。比如不少阿姨与家政公司解约,直接与客户签约,没有公司管理的保姆占整个市场30万人员的50%以上。保姆权益很难保障,企业培训意愿也随之下降,整体素质难提升,因此需强化管理,从小而全向规模化、连锁化和专业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