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个多月了,中介也没帮我们找到合适的保姆。”谈及找保姆的事,家住九龙坡区某小区的杨丽直摇头。昨日,记者从市家政协会和部分家政服务企业了解到,由于多数保姆要回老家过年,留守家政公司的家政从业人员不足两成。受保姆荒的影响,部分家庭开始“拼保姆”。
月薪1500元也难觅保姆
“11月中旬我请了个保姆,但因为服务技能太差,我把她辞退了。中介答应换一个,但都过了一个多月了,也没有消息。”昨日,市民杨丽告诉记者,她父母身体都不好,她跟老公工作又忙,不满一岁的儿子只能请保姆带。“找不到合适的保姆,儿子没人带,我们很着急。”杨丽无奈地表示。
“往年,请一个普通保姆一个月顶多给1200元,但是现在,一个月给1500元也难请到保姆了。”市民龚素华称,由于保姆紧俏,有的保姆月薪已经涨到了1800~2000元。“尤其是请来带小孩的保姆,符合条件的更是难找。”龚素华表示。
春节近要求高导致保姆荒
据我市一家中型家政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1月、11月、12月都是保姆荒的高峰期,“仅我们公司,就有近80%的保姆已经确定要回乡过年”。我市另一家家政公司的负责人表示,除了人员不足,市民对保姆的要求逐渐提高,也是导致保姆不好找的原因。
据市家政服务中心统计,许多市民均要求保姆是本地人,年龄在40~50岁之间,至少达到初中文化水平。
留守家政从业人员仅两成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家政服务企业、机构2.4万个,从业人员近18万人。市家政协会会长叶宏介绍,每年到现在这个时候,我市的保姆需求缺口都非常大。我市的保姆近九成实行中介制,流动性非常大,再加上众多散户,具体的缺口无法统计。
叶宏称,我市的家政服务企业大多是中等规模的公司,从业人员在40~50人之间,按照春节期间每个公司有5~10人留守计算,能够为市场提供服务的家政从业人员仅两成左右。
为解决家政从业人员供应紧张的问题,市人保局劳务处处长唐继邦表示,人保局和家政协会除了在元旦、春节期间举行鼓励和组织家政企业、从业人员留守下来的活动外,经反复修改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家庭服务行业发展的通知(代拟稿)》,近期也将上报市政府审定后下发执行。
唐继邦介绍,今后将重点抓好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四个业态的发展,力争通过5~10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服务门类齐全的家庭服务体系。
“拼保姆”已成新趋势
随着保姆荒的出现,我市流行起了“拼保姆”,即几个家庭共用一个保姆。
昨日,记者在一些论坛上看到,不少重庆市民发出了“拼保姆”的帖子,希望与他人共享家政从业人员提供的服务。
“我家的保姆10天前就请假回老家过年了。”市民张曼告诉记者,“如果能拼到保姆,还能省下不少钱”。
市家政协会会长叶宏表示,目前“拼保姆”的现象越来越多。按一个家庭100平米住房、2~3口人计算,请一位普通保姆的花销为1200~1500元/月,“拼保姆”要节省得多。
“我现在就是和姐姐家‘拼保姆’。”市民罗莉告诉记者,她姐姐家请的保姆月薪为1300元左右,“拼保姆”后,她每月给保姆增加300~400元,一个保姆同时为两个家庭服务。
相关新闻
市家政协会将
再组织150名家政人员
昨日,记者从市家政协会获悉,为缓解春节期间家政从业人员供需紧张的情况,该协会将在本月4日召开会员企业动员大会,再动员50余家家政服务企业,鼓励和组织150名家政从业人员,为市民提供家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