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帮家家政网HOMEKEY.CN!
将家政坚持到底 帮您到家
资讯详情

从重视家政课开始 健全两性平等教育

发布日期:2010/12/9 12:24:37       阅读人数:995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早期的教育制度设计,大多刻意将男生与女生分开,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女生被赋予温柔婉约的性格,及结婚之后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的角色,男生则被期许拥有刚强坚毅的个性,未来在事业上能功成名就。即使教育制度历经多次变革,男女同校或男女同班已成为主流,但男女的性别教育仍未完全步上正轨。
       中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称,台南女中是明星学校之一,对台"教育部"规定的家政课程从未偷斤减两,任课教师更煞费苦心设计丰富的课程,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家政课已不再是女生专属课程,而是男女生共同必修,这是促进两性平权的重要一环,学校应该加以重视,切勿以各种理由旷废修习时数。

    刻板的传统观念中,"男主外,女主内"、"男儿有泪不轻弹"、"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谚语,都加深了男女角色的分野,在求学与就业的选择上,男生总被认为应该读理工科,做好当政治家、科学家、医生或军人的准备,女生则适合念文科、学音乐、跳芭蕾舞或当护士,最好趁早嫁个金龟婿做好贤妻良母,如果违反这个法则,就会承受很大的社会压力。

    因此,除了语文、英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共同课程之外,有些课程的设计"男女有别",例如男生上军训、工艺,女生上护理、家政。性别虽是社会建构的基础,青少年透过父母、游戏、运动、学校、语言、服装及其它社会文化现象,可以学习和认知自己的性别角色,但过度僵化的性别教育,却会加剧男女地位的失衡。

    在传统父权社会中,女性似乎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必须遵守"三从四德",即使到了现代,仍经常遭到物化与商品化。在综艺节目里,主持人经常拿女性的身体大开黄腔,并未给予应有的尊重;连续剧中的女主角总难逃婆婆打骂、丈夫外遇的命运,又要为了孩子委曲求全牺牲自己,民众在耳濡目染下,被深植"男尊女卑"的错误观念,使男女关系益发扭曲。 

    要建构性别平等社会,必须透过教育改革,使男女学生都可在公平的立足点上,使其潜能获得适性发展,不致因生理、心理及文化上的性别歧视而受到箝制。为了顺应男女平等的时代潮流,台"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将两性平等教育理念注入教改主张中,后来的“九年一贯课程”变革把两性平等教育列为学校正式课程。

    家政课不再只是贤妻良母的养成教育,男生也要拿起锅铲、针线,还要了解时尚、注重个人形象,并且研修家庭教育、家庭价值与两性关系,学习做个"新好男人",而不是过去"茶来伸手,饭来张口",甚么都不会做的"生活白痴"。唯有男女生都上家政课,未来所营造的家庭,才会更美满幸福。

    有些学校以升学为导向,把家政课当做可有可无的"副科",任意与其它"主科"调课,也有些学校的家政教师不招足额,以非正式教师或代课等方式办理,都应有检讨改进的必要。要落实两性平等教育,破除性别歧视与伤害,建立两性良性互动彼此尊重,就必须从认真看待家政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