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帮家家政网HOMEKEY.CN!
将家政坚持到底 帮您到家
资讯详情

厦门大学生管家业务"胎死腹中"

发布日期:2010/12/1 12:45:19       阅读人数:1174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今年4月,厦门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推出大学生管家业务,引起不小的轰动。然而,当初六七十人应聘大学生管家,到了培训时只剩下11人,实习上岗时又走了5个,最终无一人入职。

  预订这一业务的客户失望而归,厦门家政行业首次出现的大学生管家“胎死腹中”。

  听说管家要做保姆的活,很多人转身就走

  厦门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是我市目前惟一的一个家政服务公共平台,招聘大学生管家的想法就是他们提出的。他们相信,高层次的家政服务在厦门一定是有市场的。

  中心负责人曾经理说,在服务中,很多客户对高素质的家政人员有强烈的需求,他们希望家政员不仅能打扫家务,还能帮忙带小孩,最好能辅导孩子功课。他们在薪酬上并不在乎,底薪2500元都可以接受。

  信息发布出去后,从4月到6月,共有六七十人报名,其中男生和女生各占一半。他们几乎都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报名者中一大部分来自安徽、河南、江西等地,他们从网上获知消息,纷纷前来厦门应聘。

  曾经理说,很多人在应聘环节就出了问题,一听说大学生管家要从最基本的家政服务做起,很多人转头就走。还有的虽然个人有意愿,但是遭到家庭的强烈反对,只能选择放弃。最终,进入培训环节的应聘者只有11人,而且清一色是女生。

  “博士班”毕业,准管家做不好一顿饭

  今年7月,厦门市家政网络中心委托我市一家职业院校,专门为留下的11名准管家们量身打造了一套课程。在一个多月里,她们学习了家庭医护常识、烹饪、酒水等方面的知识,甚至连沟通艺术、茶文化和家具布置等课程都有涉及。因为上课的老师比学生多,该课程被戏称为“博士班”。据悉,这11个人中最大的一位31岁,其他大多都是二十二三岁的年轻大学生。

  但是课程结束后,又有5人“知难而退”,真正进入客户家实习的只有6个人。中心负责人曾经理说,这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准“管家们”服务意识差,跟客户的沟通也存在问题。有的客户让她擦桌子,她会反问:桌子已经很干净了,为什么还要擦?这种方式让客户很难接受。客户反映她动作太慢,一个客厅可以打扫一上午,从上午9点忙到中午1点,午饭还做不出来。

  实习两周后,曾经理决定暂时放弃大学生管家这一业务。他说,自己根本不敢让这些大学生真正派到客户家,他们的服务甚至还达不到普通家政服务员的水平,更别提其他高端服务了。

  “准管家”声音>>>

  A、性格不拘小节

  很难满足注重细节的客户

  1984年出生的郑珍珍是龙岩人,会计专业的大学生。看到大学生管家这一职务,珍珍最初的感觉是很好奇,想尝试一下。珍珍告诉记者,她去实习的家庭是个大家庭,男女主人的父母、孩子还有亲戚,十多口人生活在一栋四层别墅里。珍珍只负责别墅的卫生,每天的工作就是从四楼到一楼打扫卫生。

  珍珍说,刚干了一天,她就发现客户要求的细节她没办法做到位,比如天花板和空调后面甚至是墙角,客户都要求清扫,她却没办法注意到这些细节。而家里一对4岁的双胞胎小男孩也成了珍珍打扫卫生的一个难题:地板刚拖好,两个孩子一下子就弄脏了;卧室刚清理干净,孩子们几下就捣腾乱了。

  实习一周后,珍珍决定放弃大学生管家这一工作。她说,自己的性格属于不拘小节型的,很难满足注重细节的客户。另外,她觉得自己跟客户沟通也存在问题,况且做这行跟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去甚远。最终,她找到了一份财务工作。

  B、希望有个自我成长的空间

  但被压抑了

  22岁的马俊是河南人,她觉得自己很合适做大学生管家。马俊告诉记者,她的性格比较温顺,而且很喜欢小孩子,在家也经常帮父母做家务。最重要的是,她是个宅女,没事就喜欢待家里。

  马俊认为,大学生管家不仅仅要会做家务,更多的是要注重管理,要把雇主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她甚至要充当管理保姆的职责。不过真正走上工作岗位,马俊觉得实际情况和自己最初设想差距还挺大的。

  和郑珍珍一样,马俊的客户住的也是四层别墅。每天的工作无非就是打扫卫生和做饭之类的事情。马俊说,在自己家打扫卫生,房间小不说,东西都知道放哪,随便做做,很快就把房间打扫干净了。可真到了别人家打扫卫生,她就手忙脚乱了。第一天工作,马俊甚至连地板都拖不好。

  另外,马俊也慢慢觉得,家政行业并不合适自己。她重视自我感受,希望有一个自我成长的空间,而在雇主家,这些都是被压抑的。马俊说,大学生的个性很强,要想融入雇主家庭,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业内人士观点>>>

  大学生做保姆,不靠谱

  大学生从事家政行业,我个人认为不靠谱。从年龄上来看,大学生是80后、90后,而且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现在从事家政行业的都是60后、70后,我公司80后的家政员只有一名,更别提90后的员工了。

  另外,中国的传统观念是父母望子成龙,希望子女考上大学鲤鱼跳龙门,改变现有的处境,以后从事体面工作。我想全中国没有一个家长会对孩子说:你好好读书,等你大学毕业以后当保姆。即使换个名字叫大学生管家,人们的观念还是很难改变的。 

  暑假时我的公司招聘暑期工,当时咨询电话有上百个,而真正来做的只有一二十个,能坚持到最后的不到5个人。这些年轻人个性上很难接受客户提出的意见,对待工作也眼高手低,根本没办法满足客户需求。而客户也反映,他们自己吃完饭连凳子都忘记收,更别提做家务了。

  大部分招聘大学生当管家的客户,都希望他们能帮忙照顾自己的孩子,而这些大学生自己还是孩子,怎么能照顾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