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业内人士用“千姿百态”和“众口难调”,来概括当前家政服务市场和供需现状“有多少个家庭需求,就有多少个家政服务标准。”连日来,记者对郴州几家家政服务公司的负责人和员工进行了走访,感受他们的从业经历、困难还有期望。
一位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由于缺乏必要的相互制约,信任成了供求双方遇到的第一个难题。许多人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纷纷从家乡或托亲友找个熟悉可靠的人做保姆;尽管吃了“放心丸”,但这样又往往与要求相去甚远,不是没有文化,就是不懂相关技术,很难满意。但经过家政服务公司介绍去的保姆或者月嫂,干一段时间就不愿干,其中的主要原因竟是受不了孩子或者家长的气。一些家庭普遍“尖酸刻薄”很自我,不但言辞上不尊重保姆,更时不时表现出嫌弃感,造成许多保姆“很难做”。同时,“1200元月薪招不来保姆”、“薪水大涨20%”,近两年来劳动力市场上的这一幕幕让不少家政服务公司感叹:“现在请人难啊”。
而巨大的市场需求,导致很多家政服务人员往往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就匆匆“上阵”。目前郴州各家政公司开展较多的业务,如搬家、清洗、保姆(月嫂)、家教等,“准入门槛几乎为零”。“市里目前对家政服务行业根本就没有明确的标准,开展什么业务完全是根据公司运行情况决定。”郴城一家公司负责人说,近两年,市里相关部门组织家政行业代表开了两次会,宣传了一下国家的扶持政策,希望成立行业协会等等,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市里现在白天货车不让进城,我们搬家业务如何开展?同时我们公司还有建筑物外墙清洗业务,可几年了,‘高空作业证’上哪办,收费标准、安全措施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我们也难啊。”一家政公司负责人黄永甲说到这里直摇头。另一家政公司负责人刘远丽则表示:“你说我们的保姆、月嫂不合格,请问经过哪里培训、拿到什么证照才算合格呢?”
接受采访的家政服务行业负责人和员工呼吁,相关部门能对家政服务行业进行规范,给予这些行业更多支持,真正让国家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