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帮家家政网HOMEKEY.CN!
将家政坚持到底 帮您到家
资讯详情

你家保姆“阿姨”有普通话证吗?

发布日期:2010/11/10 12:32:14       阅读人数:16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日前,一位正在某家政公司挑选保姆的刘女士说 经验丰富、勤劳可靠,这些条件就不用说了,从孩子的教育出发,我还要求保姆一定得会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就是多出几百块钱也愿意。。记者发现,如今的“80父母对保姆的要求越来越高。 

80后:保姆应持“普通话证”上岗

今年50岁的尹阿姨三年前就开始做保姆,在阳光100小区的杜先生家照顾一个刚出生的宝宝。由于尹阿姨做事麻利、勤快、干净,杜先生十分满意,还连涨了3次工资。杜先生的孩子今年9月份开始上幼儿园,“老师说我要学普通话,不能满口济南味儿!”孩子无意间冒出的一句话,才使杜先生夫妇意识到是尹阿姨平时说的话“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发音。因为尹阿姨的工作非常出色,而且也和孩子处出了感情,所以杜先生舍不得就为这点事辞退她,就对尹阿姨提出了一个要求——— 在孩子面前说普通话。尹阿姨也意识到这一点,尽量改正。但由于自己已经说了50多年的济南话了,口音很难改变,最后变成了“济普”。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发展,杜先生最后还是辞退了尹阿姨。

虽然,目前上海人在不遗余力地保护“上海话”,但在普通话基础非常好的山东,人们仍然抱有“说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对普通话的要求依旧很高。据记者调查发现,除山东的大学外,在其他省市的大学,考取普通话证并不是获得毕业证的必要条件。“咱们山东是孔孟之乡,从孩子的教育出发,我认为保姆应持‘普通话证’上岗,根据等级确定月薪,供雇主选择。”杜先生的想法代表了很多80后的父母。

4050人群:改变乡音很困难

48岁的孔祥欣现在在山大退休职工李老师家做家政服务员,每天一早过去打扫打扫房间、帮着洗洗衣服、陪着遛遛弯儿。谈起学说普通话的事,孔大姐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带着山东人特有的纯朴、憨厚,她说:“我可不会撇腔拉调的,多别扭啊。”多年养成的习惯,使孔大姐对普通话产生了距离感,“我最看不惯,现在有些年轻的小保姆故意说普通话,太作(音揍)势了。”“那如果考出普通话证来,工作岗位更好,月薪更高呢?”记者问。“无所谓,我这个岁数挣这个钱就行,反正还有些老人专门找会说济南话的呢,听着亲切。”

不会说、不需要、不好意思,如今成为压在4050家政人员身上“三座大山”,“关键是她们也不想推翻,这就阻碍了普通话在家政领域的推广,再要让她们考取证书,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济南一家政公司的负责人说。

普通话证:高端家政的利器

9月15日,本报曾刊发《菲佣,离济南有多远?》一文,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菲佣之所以能成为高端家政的象征,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其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很多雇主正是为此心甘情愿地付出高额的报酬。其实,相比起英语,标准普通话的应用范围更广,也更为基础和重要。

近日,记者从济南几家家政服务公司了解到,目前劳动保障部门、社区、家政公司都不定期地为家政工作人员开设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家政从业者可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而为家政人员开设普通话相关培训的家政公司就寥寥无几了,考取普通话证书的家政人员则几乎为零。

但随着雇主对保姆素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市场对高端家政服务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普通话”保姆已成为大势所趋,有权威人士认为,“普通话证”将成为各家政公司决战高端家政市场的一把利器。如何打造更多的“普通话保姆”,家政公司该认真考虑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