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外地进城务工人员纷纷回家过年,哈尔滨市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保姆荒”。近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几家大型家政服务中心了解到,近期到这里寻找替班保姆的雇主人数迅速增加。一年一度的“保姆荒”凸显出都市人的“保姆离岗恐慌症”。
春节临近,保姆要走雇主愁
这几天,曹先生家的保姆提出除夕前一天回家过年,过完正月十五回来,这下可急坏了曹先生一家。曹先生87岁的老母亲一直都由保姆照顾,保姆一走,将没人照料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人。这些天曹家人的头等大事,就是尽快找一个新保姆来接班。
这几天,曹先生兄弟几个一面四处托人找保姆,一面开出各种条件来挽留保姆不要回家过年。他们将保姆的工资由原来的每月1000元涨到了每月1200元,可是保姆依然不同意春节期间留在城里,理由是自己农村70岁的老母亲也等着她回去团聚。
记者了解到,为了能在春节期间留住保姆,很多雇主使尽浑身解数。家住南岗区的杨先生雇保姆同样是为了照顾生病的老母亲,也遇到了保姆要回家过年的问题。杨先生和保姆商量,只要保姆肯留下,他愿意将保姆家过春节的全部年货都包了,并且找人开车将东西送到保姆远在明水的家里。除了物质鼓励的办法,杨先生的几个兄弟姐妹轮番做保姆的思想工作,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保姆能够留下来。
除了极力挽留保姆之外,还有人想出了春节“拼保姆”的点子。这些天在一些单位里,很多同事都在相互交换着谁家保姆过年不回家这样的信息,希望能够“借”那些不回家的保姆到自己家帮几天忙。这几天,记者还在一些网站的论坛上看到,不少年轻人发出“春节找人‘拼保姆’”的帖子,有些网友还用了“跪求”、“含泪请求”这样煽情的字眼。诸多“拼保姆”帖中,“求方”远远大于供方。一名署名“乐乐妈妈”的网友愿意提供自家保姆“共享”,一晚上就有近10名跟帖者。
据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负责人景平介绍,近些年来,几乎每年这个时候哈尔滨市都会出现“保姆荒”情况,一般会持续20天左右。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为了缓解春节期间保姆市场的供需矛盾,紧急招募了一批下岗职工进行应对。这些“应急保姆”要在节日期间工作,所以工资自然要比平时高出二至三倍。
面对高涨的保姆工资,曹先生表示难以接受。他说,现在保姆的工资已经不低了,如果再涨一倍,就和我爱人的收入相差无几,要是那样,还不如让我爱人请假在家照顾老人呢。
报达家政服务中心的有关负责人说,为了应对春节期间的“保姆荒”,哈尔滨市各家大型家政服务中心都预备了“应急保姆”。可是由于工资相对较高,一般市民很难接受。
都市人出现“保姆依赖症”
郭勇和叶梅夫妻俩都是哈尔滨市一家机关的公务员,自从几年前有了孩子之后,就一直雇保姆照顾孩子。孩子慢慢长大以后,保姆除了要照顾孩子之外,还为他们准备早餐和晚饭。由于两人平时应酬很多,几乎没有时间料理家务,后来,保姆还为他们整理房间。现在,郭勇和叶梅家里的所有家务都是保姆帮助打理。渐渐地,两人对保姆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每次保姆回家过年那几天里,郭勇和叶梅都会感觉到手足无措,日子过得很没章法。
今年保姆1月22日就提前回吉林老家过年去了,这让两口子犯了愁。叶梅说:“她到初十才能回来。我掐指头一算,前后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人替我们打理家务,这时间也太长了些。我们处得很好,我也不准备因此扣她的工资。”
叶梅现在最放心不下的是放假在家的儿子,由于孩子午饭没着落,白天又没人看管,他们不得已把孩子送到一个临时看护班待几天。
像郭勇和叶梅这样的家庭在哈尔滨市不少,由于平时工作忙、应酬多,将日常生活全部交给保姆照料,一旦保姆回家过年或有事请假,生活就会变得一塌糊涂。有人认为,这是城市人近年来出现的“保姆依赖症”。
雇主应该给保姆放放假
看着儿子们为找保姆而四处求人,曹先生的老母亲很落寞。老人说,五个子女平时工作忙,请保姆来照顾她的生活,这没什么。可是要过年了,保姆走了,孩子们四处找保姆,这让她感觉自己是个累赘,孩子们不愿意照顾自己。“当年没保姆,我边上班边把他们五个都带大了,现在五个都照顾不了我这几天?”曹母的言语中透着一丝凄凉。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瑞政说,前两天看到一个报道,说一对夫妻因工作繁忙,一岁多的儿子一直由保姆照看,保姆提出腊月廿七前要回老家过年,小夫妻顿时乱作一团;又有报道说,承担护理工作的保姆急着回家过年,病人家属心急如焚。
赵瑞政说,这些报道让他感到“味道”有点不对。保姆忙活了一年,也该回家看看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和爱人聚一聚,年三十赶回家吃顿团圆饭,于情于理都应该。雇主应该早点为保姆回家做好准备。实际上,保姆不在的日子里,亲手为家人做一日三餐,亲自把关爱送到久病亲人的床头,同时体验一下保姆平日的辛苦,再用另一种心情迎接她们回来,这是都市人应该做的。
赵瑞政认为,都市里的人不能过于依赖保姆,平时要尽可能抽出时间自己带孩子、照顾老人、洗衣做饭,在共同做家务的过程中学会经营家庭,树立家庭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