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下关区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在去年下半年进行了一次事业编制人员招聘,此次招聘最终录用四人,但其中的三人都是局领导的子女。这是一次偶然现象还是精心设计的圈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种就业上子从父业的现象在中国大有愈演愈烈的架式,行政和事业单位还有个逢进必考的形式,而一些国有企业的用人就对企业老职工网开一面,子女可以直接接替父辈的接力棒,堂而皇之地进入企业就业。
在我国,一面是学校开展的学生素质教育,学校从思想品德、自理能力等各方面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想培养出能建设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代高素质人才;一面则是中国家长保姆式的家庭教育,生怕孩子受一点点委曲,从生活方面的小事到学习、就业上的事,家长都事必恭亲,尽量减轻孩子的负担,努力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一帆风顺。两厢教育走岔的结果,就是孩子离不开拐杖的开始,更是“拼爹”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做父母的,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生活幸福?而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和生活幸福,就要比别的孩子生活、学习条件要好、起点要高,于是,在孩子上学、就业等重要环节,做父母的都要倾尽全力为孩子创造条件,甚至不惜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为孩子就学、就业铺平道路。当然了,象南京市下关区劳动就业管理局这些手中有权、人际关系通天的“官爹、官娘”们,一旦公权私用,为自己的孩子修一条就学、就业的高速路,条件更要优越的多。
有一个故事曾令我很是感慨。当“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风气在我们那个小镇的学校传开时,老校长在全校专门组织了一次以“假如我是XXX的孩子”的专题演讲,同学们的演讲都很精彩,用所有能想到的事情痛批了这种影响学习的不良风气。演讲结束时,老校长讲了一个故事,其中最精典的一句是:美国某总统的儿子,为了能挣足学费,在大街上摆摊擦鞋。一阵奇怪的沉寂之后,是疯狂的掌声,同学们为老校长精彩的演讲鼓掌,更为总统的儿子自谋生路的勇气感动。这个故事的主人可能是老校长善意的谎言?还是真有其人?我到现在也没敢确认,但这个故事显然对当时的学生是个极大的鼓舞。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不乏困难和挑战。我们的孩子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大任,我们在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不妨早早给孩子“断奶”,给他们一个锻炼成长的环境,甚至要特意制造一些艰难让他们去克服,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去增长才干、积累阅历。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年轻人,也要学会扔掉拐杖、学会自己走路,不要在父母这棵大树下尽兴地乘凉,要拿出在大街上摆摊擦鞋的勇气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拼爹”游戏是一柄扭曲了的拐杖!这柄拐杖不是帮孩子学走路,而是孩子须臾离不开的精神鸦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