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艮园小区的张晨最近又换了一个保姆。这回,张晨轻松多了,因为她多了个法宝。有了它,不用再多费口舌,保姆对规矩知道得一清二楚,而且出错率也大大降低了。如果按照之前的惯例,张晨要给新来的阿姨上好几堂“家政课”,告诉她这个家的一些特殊的规矩。究竟是什么法宝呢?
东家:一纸清单,晒衣服烧菜都有细则
这个法宝其实就是一张纸,张晨叫它“保姆清单”,说白了就是给保姆制定的一些规矩,上面林林总总地罗列了四个大项,包括厨房卫生、炒菜、阳台晾衣等。
来看看具体写了些什么吧。像阳台这项,写了各种晾晒衣服的规矩,如丝绸不能放到烈日下晒,冬衣秋衣要里子翻出来以保护颜色,甚至细到铁制衣架不要拿到房间里。像炒菜这项,注明了“四少”原则:少放葱、少放生粉、少放盐、少放味精。张晨笑着说,老公是一名医生,所以家里都比较懂养生,多吃盐和味精都不好。
张晨今年38岁,是一家公司的业务总监,老公是医生,家里还有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出于工作原因,张晨的上班时间没什么规律,加班到很晚、出差都是常事,老公在医院也是忙得很,这样一来,家里没人照看了,有时候儿子的晚饭都成了问题。于是请了保姆,每天午饭后到家,打扫卫生,下午买菜,再负责晚饭。
张晨说自己比较注重生活品质,但之前找的很多保姆都不怎么懂规矩,比如晒衣服的时候不会把衣服捋平,衣服晒干后就皱巴巴的;还有厨房,生熟食的砧板混着用。
所以总是换保姆,今年都换了6个了。
每次家里来了新的保姆,张晨就要给对方讲一遍家里的规矩。次数多了,张晨就烦了。而且口头讲讲效果也不怎么好,保姆还是会出错,记了这个忘了那个。
“保姆清单”的灵感来源于儿子。新学期开学,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份《学生守则》,学生都要按照小本上的条例来遵守。“学校里有规范给学生,我也可以给保姆列个清单啊。”说干就干,张晨花了几个小时认认真真地想,最终罗列了4大项、19小项,然后打印出来,贴在了自家的冰箱上。
“有了这个清单,我可省心不少,不用再费嘴皮子和阿姨一一讲了。”
保姆:一目了然,出了错心服口服
黄珍就是张晨家的保姆,今年48岁,老家衢州,从事家政服务已经5年了,她同时在另几户人家兼职做钟点工。
就算这样一个老资格的人,还是难免出错。“每个家庭的规矩都不一样啊。”黄珍说。
她记得有一次,自己在一户人家打扫卫生,很勤快地把所有的房间都打扫了一遍,还拖了地板,本想会得到主人的夸奖,结果却被主人嫌弃了。原来,主人家的书房刚挂上了多幅书画作品,最怕的就是地板一拖湿气一重书画受潮变质。“当时就觉得很委屈,因为户主当时就没说明白,我压根就没想到。”
对张晨开列的“保姆清单”,黄珍说还是第一次碰到,虽然一开始有点意外,心里也有疙瘩,想东家是不是有意刁难,但几天下来感觉不错。
“我接了好几个活,每个家庭的要求都不一样,我也记不住,每次去问他们又不好意思,他们工作忙也没空闲。现在清单一开列,我每次过来一目了然,很清楚很明白了,干活都有目标性。这叫话说在前头,要是这样我还出错,我心服口服。”
黄珍还说,她要把这个方法向其他几户人家推荐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