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交大二附院骨科病区,来自市职工大学的志愿者才仁央宗用藏语轻声安慰从玉树震区来西安接受治疗的伤者藏尕。
别哭了,家乡那边的亲人有很多人在营救,你要养好自己的身体……”
家乡话让伤员踏实多了
36岁的藏尕在此次地震灾害中失去了1岁多的唯一的儿子,丈夫眼睛受伤,自己头部受伤、左侧股软组织严重挫伤。地震前,藏尕和家人用多年攒下的钱刚刚盖起自家的新房,突如其来的地震将一切瞬间吞噬。失去儿子的悲痛和自己身体的伤痛折磨得她时常痛哭不止。
“每次安慰后她会好一些,听到家乡话让藏尕感觉踏实了许多。”才仁央宗的家乡就是玉树县,是市职工大学临床医护专业大一新生,能流利地说藏语和汉语。“家乡遇到的灾难让我很难过,这些伤员就是我的亲人,我会好好照顾他们。5月份我还要回家去看看,帮助那里的亲人重建家园。”
志愿者给伤员做
保姆 青海省玉树县地震灾害发生后,4月16日凌晨3点多,首批来自玉树灾区的45名伤员入住交大二附院。伤员中大多是藏民,既听不懂、也不会说汉语。他们身体感觉怎样?想吃什么?想要什么?这些一下子成了医护人员的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交大二附院团委组织起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包括该院青年团员、干部职工,以及市职工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医护专业藏族大学生在内的80多名志愿者,每日上午、下午、夜间“三班倒”,为震区伤员提供多方面的护理服务。
交大二附院团委书记王丽娟告诉记者,现在,伤员所在的每一个病房都配有两名志愿者,其中一名做翻译,帮助伤员和医护人员进行准确、顺畅的交流;另一名照顾伤员的饮食起居,并指导厨师做一些藏民爱吃的饭菜。
志愿者索昂昂布成“明星”
短短几天,32岁的藏族教师索昂昂布,成了一位“明星”志愿者。地震时,在玉树州称多县称文镇赛河小学任语文教师的索昂昂布,正在西宁开往玉树县城的车上。9时许,索昂昂布到达结古镇,地震已经发生。他9:30就来到伤员集中点,帮助医护人员给伤员发放消炎药和包扎用品。在集中点究竟帮助了多少人,多得他也说不清。
16日凌晨,索昂昂布作为志愿者,随95名伤员到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20位伤员、14位陪护家属到了交大一附院。在专门为伤员设立的病区,索昂昂布是所有伤员和医护人员最欢迎的人。因为他汉语流利,善良热心、乐于助人,伤员们都爱给他说心里话。
“虽然很想念我的学生和同事,但我留在这里发挥的作用更大。学校领导也同意我留在医院当翻译,照顾伤员。”索昂昂布说,他17日才和学校里的同事取得了联系。
青海籍在西安学生自发看望伤员
在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精心护理下,伤员的伤情有了很大好转。“我们来看看伤员,希望他们早日康复。”西安邮电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延安大学创新学院的14名青海籍学生自发组织,昨日下午一同来到交大二附院看望伤者,将乡亲们的祝愿转达给伤员。
“谢谢你们,谢谢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伤员们通过志愿者翻译向同学们表达感谢。在几间病房里,病床上的藏族伤员轻轻转动着手里的转经,为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哀悼,为灾害中幸存的亲人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