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毕,我和老公为谁洗碗的问题讨论出方案三种:一是分工种制,洗碗洗衣做饭带孩儿归我,拖地板换煤气交水电费归他,明摆着吗,我的工作频率劳动强度远高于他啊,谈判破裂;二是轮班制,单日我,双日他,一方不在家则由另一方承担,鉴于他在外吃饭应酬次数远多于我的事实,我认为方案显失公平,否决了;最后一致通过的,简单又有效的,仅对本次洗碗生效的方案———石头剪刀布,第一局,我输,我强烈要求三局两胜制,老公接连败两局,在我的喜形于色中,端起一摞碗,忿忿地甩来两个白眼……
不是所有的家庭问题都是小三入侵、房车孩奴或者新结婚时代里凤凰男与城市女的价值观分歧,无数鸡毛蒜皮的繁冗家务以它的重复、持久、单调性,慢慢销蚀掉我们婚姻中的浪漫和深情,而且后者绝对更加常态,要不怎么才开完的“两会”上有女政协委员提出“丈夫要为妻子家务劳动付费”的提案呢?
提案出发点固然是好的,致力于中国女性在男女平等大道上的迈进,但落到实处,难以操作。如果夫妻关系好,老公为我本次洗碗付费五元,我颇有钱从自己左口袋放到右口袋的无聊感觉;如果双方关系本来紧张,老婆洗了碗来讨劳动所得,恐怕迎接她的是一地碎碗渣。总归啊,逃不出老话:清官难断家务事。
当断不断,必然生乱,直面问题终归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选择。某对模范夫妻朋友,论起点和资质,女更胜男一筹,但是婚后,男方对女方进行了多次“洗脑”,最后双方一致成为“男主外女主内”信条的拥护者和践行者,妻子灭了宏图大愿,一心相夫教子,丈夫断了后顾之忧,事业风生水起。他们家不论何时进去,都是窗明几净,鲜花飘香,擦桌子、拖地板、老公衬衫换洗熨烫是妻子每日必做的功课。
女主人毕竟有素质,懂得勤干苦干加巧干,懂得在平淡乏味中寻找乐趣,《好主妇》类时尚杂志是她的枕边书,过期的牛奶用来保养皮革沙发,放一盆仙人掌在电脑房抗辐射,碎布头缝制成藤椅垫,一派科学、低碳又温馨的幸福家庭生活图景。———绝非赞成大男子主义,只要双方愿意,反其道,女主外男主内,也是一种理想模式。
还有两口子,双方都有朝九晚五的工作,丈夫爱狐朋狗友经常聚会,妻子闺蜜麻将也一样不能舍弃。他家孩子从小不上兴趣班,老公一年也难买一件新衣,老婆用最平价的护肤品,饶是这样,存折里的数字从没达到五位数,钱,都交给家政公司的员工了。
女主人的手机电话簿上载录了全市所有家政公司的号码,她很有经验地告诉我,哪一家的保洁做得最到位,哪一家的电器维修随叫随到,曾在哪一家请到了合格的持证月嫂。不久前,她婆婆车祸骨折,要在床上躺半年,她又开始在各公司搜求保姆了。“我可不愿累个半死下班回家后还服侍一个老太太,挣钱,不就是为了把自己从不情愿的劳役中解放出来吗?”面对自己钱包里从不超过三张钞票的窘境,她是这样解释的。
家务问题难就难在“家”永远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外人看来极大的不公,抵不上当事人一句“我愿意”,外人看来的绝对公平,当事人会怀疑其中是否还包含着“我爱你”。您家是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家庭煮妇(夫),是要成为家政公司的VIP,还是准备像我家一样去网购最新创意的“家务骰子”一枚代替“石头剪刀布”,抑或有更高明的解决之道?
呵呵,这个问题上,如同先哲黑格尔所说———存在即是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