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心脏称为人体的“发动机”,一旦心脏出现了“故障”,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根据世界心脏联盟的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每死亡3人,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人们把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称为生活方式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烟酒过度、生活无规律,这样的人容易发生血管痉挛,造成血流不畅,往往过早患上心血管疾病;还有肥胖和饮食不科学的人,由于营养过剩,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会导致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 不可忽视的是在我国心脏病发病人群正在年轻化,发病风险最高的是40岁至50岁的壮年人。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在工作、家庭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容易导致人体神经失调,新陈代谢发生紊乱,造成动脉硬化,从而罹患心脏病甚至因心脏病猝死,令人痛惜。 对于心脏病的高危人群来说,预防的意义会更为深远。
所以需要消除肥胖、营养失衡、吸烟等罹患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心脏病首先要注意合理膳食,要多食用含有粗纤维的食物,也就是多吃粗粮、干豆类、蔬菜和水果等,因为膳食中的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其次是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尽量少吃动物内脏、蛋黄、贝壳类食品。还应该减少盐的摄入量,食盐过量会造成高血压。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要戒烟限酒外,还要有一个健康平和的心态,不要因情绪激动导致失眠,更不能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这些因素都可以引发心脏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