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8日,正值“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之际,中国不同战线的女同胞在欢度自己节日之时,依旧心系两会。记者为此采访了4位女同胞,倾听她们的心声。
现代家政步入新阶段
国务院国资委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执行会长、北京市家政研究会会长刘延宁说,两会期间更关注家庭养老、家政服务、和谐社会等议题。刘延宁说,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让人民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为我们从事家政研究与服务的人员增添了干劲。在当今社会中,影响人们有尊严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们进入老年后身患多种疾病,而又缺少有职业素质的家政服务员和护理员。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关乎民生的大问题。
北京市家政研究会成立以来,在市妇联的领导下,围绕创建和谐家庭、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开展了一系列喜闻乐见的现代家政服务活动,受到百姓欢迎。今年还将举行“赢在家庭”系列讲座、培训项目,家政服务需求研究与对策论坛,庆“三八节”、“母亲节”和“重阳节”等文化主题活动,逐步培育现代家政服务的品牌,持续推动现代家政服务的深入发展。
养老体系面临新挑战
有留学背景、率先从事老年服务行业,敢于“吃螃蟹”的王燕妮,是青松乐龄(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总裁,最关注今年两会关于如何发展适合中国国情养老服务体系的问题。她说:“我重点研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是个跨行跨界的领域,涉及到医疗、保险、教育等诸多领域的问题。近6年多来,通过自主创业办‘青松乐龄网’,我不仅经历了创业的艰辛,更体验到老龄化问题对老人、对家庭、对社会和对整个国家的严峻挑战。过去的一年,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逐步进行了扶持养老服务的政策和实践尝试。这为政策制定、执行和受益者提供了共同学习与摸索的机会。”
专注于房地产新闻报道网络媒体的地产中国网总编辑谢红玲说,“与许多普通消费者一样,我特别关注与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民生地产相关的议题。我们欣喜地看到,政府不负众望。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同时,就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增加保障性住房资金,支持自住性住房消费,抑制投机性购房,同时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由此看出,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实施的调控措施越来越精准。”
姐妹们的盼望与建议
四川省旅游协会酒店女总经理分会会长李桂琴,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见证人,热盼通过两会共商出台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确保和巩固社会变革创新建设成果,改善百姓生活质量,推动中国旅游业的进一步繁荣。她说:“旅游业是国家经济的风向标,老百姓对旅游计划的安排和资金的分配,反映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程度。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让人感受到国家对推动旅游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谢红玲告诉记者,由于地产楼市区域性非常强,地方政府能否坚定地落实中央相关政策直接关系到政策的效果。所以,她期待两会出台更细的举措。比如:保障性住房的对象是否可以扩展到中低收入人群而不仅仅是低收入人群,让“夹心层”也能安居;所有保障性住房供应能否公开;保障性住房分配是否可以接受监督;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如何保证等。
刘延宁对记者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家政服务是促进家庭稳定和谐的重要一环。我们期待关于家庭的养老、家政服务、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等现实问题,能得到政策的支持和指导。”
王燕妮的话很中肯。她说:“我不觉得一次两会就能解决太多的问题,但非常期待有解决问题的渠道和思路。如,在关乎社会重大问题上组成全国联网的‘特别行动小组’,两会后积极跟进,对会议确定的政策与措施监督落实,促使急需解决的问题更加量化细化,体现透明与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