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帮家家政网HOMEKEY.CN!
将家政坚持到底 帮您到家
资讯详情

家政业的微利迷局

发布日期:2010/3/8 14:06:42       阅读人数:1932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不居家保姆 像明星一样排档期

  “穿着黑色蓬裙的保姆,腰间挂着一大串的钥匙,按时打开房门,帮助雇主收拾房间,床上熟睡的公主被惊醒了……”这是经典电影《罗马假日》中的一个镜头。很多人沉迷于电影里清纯美丽的赫本还有那段浪漫伤感的爱情故事,但是陶晓莺却对电影里一闪而过的保姆念念不忘,感叹这部1953年上映的电影显示了西方国家家政服务的发达。

  同样是在家政行业打拼的女商人,陶晓莺留着招牌式的大方发型,说话语速很快,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能干亲切的邻家大姐。在三替集团摆满奖状、奖杯的会议室里,掌门人陶晓莺和记者聊起了这个行业。

  “保姆就应该是这样的,腰间挂着很多人家的钥匙,为不同的家庭提供各自所需的服务。”陶晓莺说。

  陶晓莺今年将推出不住家保姆服务。这种保姆是像明星一样“有档期”的:早上双职工夫妇急着上班,保姆就上门给小孩穿衣、喂饭,送他上幼儿园;有些保姆专门在中午出现,买好菜拎到客户家中做一顿丰盛的午餐;有些小夫妻既想享受两人世界,又不愿被家务受累,这时候保姆就变身为“田螺姑娘”,在他们上班的下午把一切都收拾停当,然后悄然离去。

  “我经常接到委托我找‘半天阿姨’或者要求‘拼保姆’的电话,顾客有这个需求,因此我们在住家保姆的基础上推出了不住家保姆,专门筹建了保姆宿舍,对她们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说起今年的新动作,陶晓莺眉飞色舞。

  从最初的管道疏通,到后来的搬家、家政服务,再到物业管理、装饰、园林、电子商务、广告传媒、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三替的目标是要“打造中国家政行业的沃尔玛”。保姆业是三替集团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和“左手进,右手出”的传统中介公司不同,“三替”对保姆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除了普通的住家保姆,还开发了更高层次的管家型保姆。这些会英语、会开车的星级管家一毕业就被浙商一抢而空,相比普通保姆来说,他们的社会认可度和工资待遇都更高。去年,前体操运动员桑兰找保姆的事件,使得“三替”成立不久的金钥匙管家培训中心名声大噪。经过千挑万选,桑兰最终选中了“金钥匙”的初级管家郑菊春。

  “在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来进行市场细分。”陶晓莺认为这是贯穿三替发展的主线,也是制胜的法宝:客户想把温馨的家装扮得更加漂亮,“三替”就在余杭区开辟了占地100多亩的园林园艺生产基地,为客户提供蝴蝶兰等高档名贵花卉和天竺葵等阳台花卉;一些客户的家电需要维修,“三替”就成立家电维修公司……

 

  办一个网上保姆市场

  在自己家里盯着电脑看有没有人来发帖,这是佘赞求每天的工作。他不是网店掌柜,他的梦想是整合家教和家政网站的资源,成就一个网上的保姆市场。

  佘赞求是湖南人,来杭州创业多年,现在手里有两个网站在运营,分别是“浙江保姆网”和“浙江家教网”。由于资金和人手有限,网页现在看上去简陋、寒酸。虽然网站现在人气不旺,但是佘赞求很有信心。“我一口气注册了五个与保姆相关的域名,都是很好的网址,在谷歌网上一搜浙江保姆,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我的网站。” 佘赞求忍不住“嘿嘿”笑了两声。

  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杭州家政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保姆的工资也缩水了。当时,佘赞求经营着一家小型家政公司,行业的阵痛让他萌生了抱团取暖的想法。去年初,他就创办了保姆网站,希望能提供一个平台,加强家政保姆中介公司、家政保姆培训机构和劳务输出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业务合作。网站集纳着包括钟点工、婴幼儿保姆、月子保姆、家务保姆、病人陪护、照顾老人、接送小孩、高级管家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保姆资源,同时还有浙江各市县需要保姆的东家信息。

  杭州的家政公司大多是中介式的,只负责给钟点工和雇主牵线,并从中抽取费用。而网站也可以对保姆进行跟踪管理,将“东家”最想知道的全套保姆信息资料放到网上,方便雇主在选保姆时获悉保姆的相关信息,通过“口碑”管理来督促保姆提升服务质量。

  佘赞求和记者分析了网站发展的前景——目前家政雇主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年老力衰的老人,还有就是年轻夫妇为小孩找保姆。后者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因此利用网络寻找家政人员也是一种重要手段。而家政公司也会为保姆发布信息,一些4050的保姆的子女也会上网发帖。“网络家政”应运而生。

  由于资金有限,佘赞求无力大张旗鼓地宣传网站,为了吸引人气,他从今年开始推出了“全省东家与保姆自由匹配,双向免中介费服务”。每天来他的网站发布供求信息的大概有七八条。

  佘赞求认为家教和家政都是为家庭服务,可以资源共享,相辅相成。他说:“家教和家政的客户群其实是重叠的,小孩子慢慢会长大,如果我提供优质的保姆服务,等他长大了需要家教服务,也会想到我们。”佘赞求觉得,家教和家政齐头并进,还能充分利用场地。“晚上做家教,白天可以培训保姆”。

  雇主网上查选保姆放心,保姆网上找“东家”省心,网络牵线无疑是便捷的。业内人士认为,网上保姆市场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但如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是一大难题。

  现在的佘赞求是寂寞的,守着两个不知道何时才能盈利的网站,但是他坚信网站的前景,还希望通过18创富寻找合作者,一起打拼。

 

老龄商机鲜有家政公司涉足   

  家政服务业被称为吸纳就业容量非常大的“蓄水池”,是解决创业和就业的一个有利平台。城市居民对家政服务员的实际需求量,正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而家政服务业就业门槛低,特别适合年龄偏大、就业技能单一的“4050”人员。

  去年下半年,杭州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家政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描绘了杭州市家政行业的发展蓝图:

  “到2013年,主城区家政企业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家政服务业营业额达到16亿元,从业人员8万人;到2020年,主城区家政企业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家政服务业营业额达到50亿元,从业人员20万人。

  从清洁保洁、搬家搬场、病人陪护、消毒消杀和保姆等传统型家政服务,向涉外保姆、家庭顾问、家庭助理、家庭管家、精神陪伴(陪读、陪聊)等现代家政服务转变,满足不同层次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

  2012年前制订并实施杭州市家政服务业发展规划,推动家政服务业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信息化、法制化发展。” 

  相比于宏观的行业规划,业内人士更希望能有具体的管理和规范条例出台。陶晓莺说,一些城市已经出台了市长令,来具体指导和规范家政行业的健康发展。

  杭州人请保姆,一般是家里有婴儿、老人或是病人。这一老一小两头加起来,蕴含着一个巨大的家政服务市场。

  浙江正在迎来老年人口增长的新高峰。最新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目前,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746.6万人,占总人口的15.11%;预计到2020年全省老年人口将突破千万,达到1029万人。其中杭州老龄人口已达到113.19万,占杭州总人口的16.65%。

  与区域性、结构性短缺的“民工荒”有所不同的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保姆荒”很可能成为一种长期性短缺。但是对于“空巢老人”市场,很多家政公司却不吃这块“到嘴的肥肉”。

  陈建宁说,现在家政行业的纠纷比较多,对家政公司也造成了一定的风险。“现在提倡居家养老,老龄化社会对家政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由于工作时间长、报酬相对偏低、和老人的磨合困难等很多原因,现在还很少有企业涉足这一块。”

  “比如在照顾老人时发生意外死亡事件,责任如何分担。这都是具体的事情。现在我们主要依据民法的相关规则来处理,但很多时候还是要遇到法律的空白。很多家政公司为客户服务时都会签合同,但是合同的文本都是公司自己拟定的,内容和格式都五花八门。”陈建宁透露,今年,市家政服务业协会将牵头制定统一、规范的家政服务合同。

  而杭州市贸易局政策法规处(行业管理处)处长王永清说:“家政行业门槛比较低,服务跟不上需求,这需要从两方面来提高,一方面是标准的制定,另一方面就是加强培训。”据介绍,市贸易局将针对家政行业的现状,制定清洁、护理、搬家等具体标准和细则,来进一步规范这个行业。同时不断提升保姆的素质。去年,商务部等部门在全国推出了“家政服务工程”,杭州共新培训了6000名家政服务人员。今年,也将继续加大培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