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干活太偷懒 角落仍留尘
贾女士是一家私企的总经理助理,平时工作忙,春节前想请家政人员把家打扫一下。总结4年来雇用家政人员的经历,她用“纠结”这个词概括自己的心情:不雇吧,自己没时间打扫;雇吧,服务质量太差。
4年前,贾女士第一次听朋友介绍,家政服务如何周到省心,遂决定试试。她从邻居处打听到一家家政公司,与其联系后,约定了打扫的日子和服务内容。约好的日子是周六,贾女士在书房上网,家政人员开始擦玻璃、抹桌椅等。临近中午,贾女士出门买菜,并一再叮嘱家政人员,衣柜顶上灰尘很多,一定要擦干净。当天傍晚,服务结束后,贾女士查看了一下,感觉比较满意,于是给家政人员支付了约定的280元费用。
问题是后来陆续发现的。贾女士先是看到衣柜抽屉里还有尘土,后来发现柜顶的灰尘没擦,接下来又发现了许多本该被清扫掉的尘土、油烟等……
后来听邻居大姐的建议,贾女士再请家政人员时,一定要认真行使监督权利,“其实,监督也很累,稍微偷懒都不行。我一低头转身,他们就能剩下小半块玻璃不擦,说是窗户推不动,我一试,能推动。”
B 说好的价钱 结账时又加
魏先生由于行动不便,每年春节前都会请家政钟点工来家里擦玻璃。然而,提起去年擦玻璃的事,魏先生就气不打一处来。“唉,没什么好说的,简直就是漫天要价,逮住客户就宰。”魏先生说,他打电话给家政公司要钟点工时,对方只给他提供了一个钟点工的电话,并且让他们自己谈。
魏先生拨通了工人的电话,对方和他讲好了价钱,普通的玻璃擦一块4元。当天,两名工人来到魏先生家擦玻璃。擦完后验收,魏先生觉得还满意。可就在结算工资时,工人竟然要40元。“不是说好的每块玻璃4元?”魏先生质问,而工人坚持说自己说的是每块10元。有理说不清,魏先生又打电话到派钟点工的家政公司,对方说不负责,让他们自己协商。无奈,魏先生只好花钱让他们走人,“4元和10元我还是能听清的,这价格真是太乱了!”
C 工人划破手指 雇主花钱包扎
“事先没有明确的权责约定,就可能导致许多纠纷发生!”说起半年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赔偿事件”,家住体育路的周女士一脸无奈。2009年7月的一天,周女士通过朋友介绍,请了一名家政服务员到家里清洗油烟机。
上午10时许,家政工人如约前来,“看人家干活轻车熟路,我还挺放心。”周女士说,没想到,十来分钟后,周女士听到厨房传来叫声,冲进厨房一看,干活的工人捂着右手在地上乱转,指缝间流下的血滴了一地。“我从来没遇过这种事,眼见人家受伤,也不能不管吧。”
周女士带工人到附近的诊所花50元包扎。然而在结算工资时,这名工人要求周女士一分不少地付给自己清洗油烟机的费用80元。周女士表示,干活划破手是工人的责任,对方当时拿不出钱,自己出于好心才花了50元给她包扎,可结算工资时工人居然说包扎的钱就该周女士花。由于是朋友介绍的,事先也没有签订协议,周女士只好自认倒霉,“这个油烟机擦得也太贵了!”
D 擦玻璃不小心划伤橱柜台面
“找家政服务人员干活,可得看紧点,说不准会给你搞点什么‘破坏’,事后你还找不着主儿。”提到家政服务,家住老军营小区的梁先生心有余悸。
据介绍,去年元旦,梁先生拨打小区贴着的某家政公司服务广告上的电话,请人来家里擦玻璃。干完活当晚,梁先生发现橱柜的白色大理石台面上有一道划痕。“后来想起家政人员擦玻璃时,将铝合金窗户摘下,那道划痕可能是卸玻璃窗时蹭的。”
随后,梁先生马上联系家政公司,希望对方能对工人给客户造成的财产损失进行赔付。对方以“擦玻璃的工人已经不在公司”为由拒绝赔付。由于联系不到干活的工人,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对此,省城一家大型家政服务公司的从业人员透露,目前,家政市场,除少数企业化运作的家政公司外,大部分家政公司只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即汇总社会上有家政服务能力人员的电话号码,有消费者需求时,就通知空闲人员提供服务,并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
E 约好来打扫 只为钱爽约
张女士是省城某大学的教师,每年都会在春节前请家政公司来帮忙打扫,“毕竟人家是专业人士嘛!”但张女士心目中的专业人士却给她添了堵。
张女士说,去年春节前,她打电话联系好了一名家政服务钟点工,并且要求对方在腊月廿三当天来家中服务。“我等了整整一上午,都没见钟点工的影子,给她打电话也没人接。”气愤之余,张女士找到那家家政公司,可公司也联系不上那名钟点工。
直到第二天,张女士碰到楼下邻居聊天时才得知,前一天派来的钟点工给邻居干了活,理由是邻居家的活要比张女士家的多,可以多挣钱。张女士认为,家政服务人员应该有起码的诚信,“为了多挣钱就说话不算话,这样的家政我再也不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