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刚刚闭幕的焦作市“两会”上,临近春节的“保姆荒”等家政市场面临的问题成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2009年,“家政服务工程”在全国的推行,给无序发展中的家政市场带来了福音。在焦作,700多人免费享受了国家送上的家政服务培训“大餐”,率先在我省建成了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并成为全省样板——我市“家政服务工程”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然而,实施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新的一年,“家政服务工程”仍将继续,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跟进解决,使这项惠民工程更好地惠民。
●镜头
“家政服务工程”带来就业机会
每天8时,家住中站区王封街道的张师傅便准时来到所住社区劳动保障站上班。从家到上班的地方不远,他每天都步行。
打扫卫生、保洁是张师傅已做了一个多月的新工作,这之前他已下岗多年,一直在家照顾多病的老人。他的妻子同样下岗,一家五口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就靠老人的1000多元退休工资。张师傅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得益于去年国家实施的“家政服务工程”,他不仅免费参加了家政服务培训,经过考试还拿到了由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和省总工会联合颁发的家政服务工程岗前培训合格证书,并有了一份新工作。
“安排的工作离家很近,干完活就能回家照顾老人,工资虽然不太高,还是能减轻一些家里的负担。”对于丈夫现在的这份工作,张师傅的妻子许女士心里很是感激,从社区通知报名参加培训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支持着丈夫。
和张师傅一样,搭上“家政服务工程”这趟惠民快车、重新获得工作机会的还有不少人。按照省里下达的家政服务培训计划,去年我市共安排600个享受中央财政资金补贴的家政服务人员培训名额,而实际参加培训的人数有700余人,其中600人领到了家政服务工程岗前培训合格证书,并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就业协议。
可别小瞧这一张普通的绿色封皮合格证书,市商务局商业改革发展科科长赵秋玲介绍说,它是从业人员今后从事家政服务业的“敲门砖”,有了它就能叩开家政服务业的“大门”,还能在全国通用!
●问题
家政服务培训是“家政服务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火暴的报名和培训背后,许多问题不断凸显。
问题一:
超龄“4050”人员参加培训难
“年龄大了,找活干太困难!”这是许多“4050”人员找工作时发出的无奈感慨。
已经55岁的薛阿姨算是幸运的,去年破格参加完家政服务培训,被安排到一所学校,有了一份月薪500元的保洁员工作。
“是家政服务工程给了我这个就业机会,可是因为年龄超龄,我没有领到培训合格证。”薛阿姨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按照商务部、财政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通知要求,可以参加家政服务员培训的对象必须是男性年龄16~55周岁、女性年龄16~50周岁,身体健康、准备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城镇下岗人员和农民工,其中城镇下岗人员必须持有失业证。然而,在报名过程中,承担着去年我市家政服务培训任务的两家培训机构不约而同地发现,不符合报名条件的大有人在,他们都对参加培训充满了渴望,努力寻求工作机会的心情十分迫切。
“在去年我们培训的352人中,不符合报名条件的有十几个,要么无失业证,要么超龄,有的头发都白了,看着让人不忍心拒绝。”市瑞祥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副校长李勇军说。
另一家培训机构——市职工中专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也遇到了几十个没有失业证的无业人员主动前来报名。
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两家培训机构从实际出发,最终都将这些人纳入了培训范围,而且经过努力,还帮助其中不少人重新找到了工作岗位。目前社会上没有失业证、大龄的人员还有很多,他们希望从事家政服务这一行业的也有不少,“家政服务工程”对培训对象的条件限制,无形中成了妨碍这部分人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一道槛儿。
“在去年我市培训的700余人中,有649人符合报名条件,还有一些人并不符合。”赵秋玲进一步解释说,“只有培训对象符合条件,中央财政才按照分配给我市的指标拨付培训机构每人1300元的培训经费,否则培训机构就只能增加自己的培训成本。即使参加了培训,不符合条件的省里不予认可,也就不给发全国通用的合格证。”
“像我这样身体健康、家庭困难的50多岁的中年人还有很多,希望政府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薛阿姨呼吁说。
对此,赵秋玲表示,市商务局、财政局、总工会已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了有关情况,也向商务部提出建议,建议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问题二:
培训内容多而杂
市民李女士一直有一个想法:爱人长年在广州打工,两个孩子将来要报考南方的大学,自己去广州干家政服务,这样一家人就能团圆了。现在,她朝自己的这个目标迈了一大步,领到家政服务工程岗前培训合格证书后,她成了“持证一族”。
“学了挺有用的,即使不出去打工,在家也能用得上。”体会到家政服务培训带来好处的同时,李女士总感觉学得时间太短,理论知识懂了很多,实际操作机会太少。她举例说:“比如打扫卫生,一道道工序都学了,但实际操作时用的一些专用工具、原料没有见过,不知道去哪里买,也不一定会使用。”
记者了解到,家政服务培训严格按照家政服务培训大纲有步骤进行,但是由于去年我省“家政服务工程”工作安排时间紧,短时间内完成大纲中150个学时的内容,使得部分年龄偏大的培训人员没有充足时间理解所学知识,培训效果难免差强人意。
李勇军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他认为,目前的家政服务培训大纲内容多,学习时间短很容易造成大而不精、不专,如果走上实践岗位,有的人可能真的不会用。
“一般的厨师培训需要一个月时间,学习大约150道菜。按照目前的培训大纲,要求学做10个菜,这与成为一个合格的保姆相差太远。”李勇军表示,如果培训出来的人用工单位不用,政府花钱培训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他建议培训不能死扣教学大纲,以后培训机构可以按照用人单位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订单式培训,这样更有利于培训人员学得精、学得好,对用工单位也更方便、省事。
同时,他又提出,下一步应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初、中、高级分类进行培训,提高服务档次,逐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还要做好后续培训,使已培训人员的技能得到提升,提高服务质量。
问题三:
“持证族”工作好找待遇低
参加完培训,也领到了从业合格证,一些人却对签约就业的岗位不太满意,采访中记者发现这种现象较为突出。这是咋回事?原来,这些“持证族”是没有相中本地家政服务业的工资待遇。
“推荐的工作工资低,一个月七八百元钱,不太理想。”32岁的刘先生摇摇头说,他希望能到北京一些大城市从事家政服务,待遇会更高。
和刘先生一样有着同样想法的人还有不少。家政服务工程岗前培训合格证书成了一颗“定心丸”,他们期待用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挣得高工资。
“现在都讲究持证上岗,有了这个合格证优势肯定会更明显。”准备到外地发展的赵先生如是说。
不管培训人员在本地就业还是外出就业,其实都值得鼓励,但是如何拓宽就业渠道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多想想点子,怎样提高本地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也有待进一步解决。
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根据焦作的市场需求以及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我市已向省里申报了2010年的免费家政服务培训计划,共1600名。由于今年的培训工作开展早,将会有充足的时间按照培训大纲扎实开展培训工作。如果家政服务培训前后出现的问题能够一一破解,相信将会使更多焦作人从中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