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公司成立之初,都是受雇于大型商场或者单位日常保洁,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这些“旧时王谢堂前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从看护小孩、照顾老人到清洁卫生,服务种类几乎涉及到生活的各个细微环节,被认为是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前景的“朝阳产业”。
正是看中了这个大有可为的市场,很多人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无执照的“黑家政”大军中,做起了家政个体户。据了解,目前,在我市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政保洁公司并不多,这些有规模的公司主要承揽对公业务,或者是包括干洗等项目在内的多种类服务公司,这些公司业务量大,因此,这就给家政个体户提供了生存空间。一个自发的小团体、一部移动电话、一些简单的清洁工具,一张张贴在小区内的宣传小广告,就成了家政个体户承揽业务的全部“嫁妆”。
年关将近,居民楼内的家政小广告日益增多。记者先后拨通了几家家政个体户的电话,一家“公司”告诉记者,屋内全套卫生清洁收费500元,而且年前的‘档期’已经全部排满,每天的工作量也都很大,平均下来,每天可以清洁三到四家。记者从另外一家家政公司了解到的,则是这个行业的潜规则,“见人下菜蝶”:分小区收费。世纪城和银领家园收费比一般小区要高些,光擦玻璃一项就要比其他小区多收30元。记者询问原因,得到的答复则是:“没原因,大家都这么收。”
表面上看,家政公司在我市已经做得如火如荼,其实,从管理到规模都还属于初级阶段。由于家政市场鱼龙混杂,正规家政公司比较少,就造成了一些小家政服务差、专业水平缺乏的现象,使得在月嫂等角色上不够专业的现象,与雇主发生矛盾的事情也不在少数。业内人士认为,从事家政服务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服务项目和内容过于单一,服务诚信缺失,是制约目前家政发展的三大难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就是要使这个行业职业化,一方面要为其建立相关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通过中介从事家政服务的形式,也要催生像“担保人制度”这样的规定,以解决雇主与家政从业人员之间的信任危机问题。
|